标准化规模化
科学化国际化
上工少涉诚朴勤仁!
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我们浮针人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病可以浮针治疗吗?提问题的可能是患者、可能是其他浮针人,也可能自己。这是浮针医学中诊断部分的内容,有时候很是困惑,尤其是学习浮针时间不是很长的朋友。这下面这段话在《浮针医学纲要》P17页非常确切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揣摩,并且很好地落实到我们的临床实践中。
我们现在判断一个病症是不是浮针疗法的适应证,所用的标准是在短时间内能不能迅速有效。如果不能在治疗时间当场有效,我们就认为该病症暂时不是浮针疗法的适应症。大家知道,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外治疗法,用这样的标准去临床观察是要求过高的,尤其是观察慢性病症的疗效。我们把这样的高标准称之为“金标准”。一般金标准是公认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最准确、最好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金标准有: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尸检)手术发现、病原体的分离培养等。我们这里借用“金标准”这一俗语,指的是采用这一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认定临床效果与浮针操作之间的相关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似乎在浮针医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下面为大家分享两个病例,好像与上面所涉及的话题毫不相干,但是有一个宗旨不变:以责任患肌为纲,即时疗效为标准,有效继续,无效查找原因或及时终止治疗。
第一位福友:
主诉:舌右侧麻木一周,口角左侧歪斜3天。
现病史:患者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头右侧麻木,感觉舌体活动不自如,开始对生活基本无明显影响;三天前早晨起床时突然出现右侧耳朵根部疼痛,口角左侧歪斜,并且逐渐加重,随后出现左眼睁眼闭眼困难、额纹变浅流眼泪,鼓腮困难,左侧漏风,吃饭时总是塞饭;喝水时需要捏住右侧口角,否侧会有水流出。患者于医院就诊,行颅脑CT无任何异常,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症状有持续加重趋势,影响正常生活,今晨经熟人介绍来此尝试浮针治疗。患者自患病来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伸舌居中,言语流利,对答如流,肢体活动自如。睡眠好、饮食、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病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无糖尿病病史,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中老年女性,中等身材,神志清,精神佳,查体合作。生命体征正常,言语流利、对答如流,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查体:左眼睁眼闭眼困难、额纹变浅流眼泪,鼓腮困难,左侧漏风,吃饭时总是塞饭;喝水时需要捏住右侧口角,否侧会有水流出。
影像检查:颅脑CT检查无任何异常
实验室检查:无
患肌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舌下肌群、额肌、咀嚼肌,双侧二腹肌。
鉴别诊断:中枢性面瘫
初步诊断:右周围性面瘫
治疗过程:向患者简单介绍该病发病原因、进展情况,病毒感染、累及神经、肌肉受限,并介绍浮针治疗只针对肌肉的功能改变。治疗患者取合适体位选取合适位置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利用浮针医学原理针对相关患肌进行浮针治疗,依据肌肉功能进行再灌注活动。整个治疗过程分上下半场,医患配合良好。
即时疗效:感觉面部麻木减轻,喝水不漏水,吃饭不塞饭,眼睛改变不大。
医嘱:1继续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维生素B1,B12,甲钴胺、转移因子胶囊、更昔洛韦片等.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做局部热敷或按摩。3按时复诊。
病例讨论:1交待治疗方法和目标很有必要。2对于周围面瘫、带状疱疹等一些肌肉前疾病,我们是否可以提前干预,或者说尽早浮针治疗,当然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排他,希望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10/20,二诊,右眼有雾,模糊看不清,流泪,右耳朵疼痛,热敷的时候好受,右腮塞饭米粒大小食物过不来,大一点的东西可以过来,右侧口角闭不紧,吹气漏风明显。舌头发木,吃东西味觉下降。感觉有时候发冷,昨晚出冷汗,愿意穿厚衣服。昨天感觉比治疗之前更严重,今天感觉减轻,现在喝水不漏水,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其他明显不适。
/10/23,三诊,左眼一直流眼泪,眼睛闭不上,眼睛里面有沙子磨着的感觉。用力闭眼时感觉左侧用不上力,鼓腮漏风明显。扎针后前天晚上左口角至耳朵有一条线疼痛特别明显,昨天晚上不疼了。嘱患者不要骑车外出。不是万不得已甚至不要出门。
/10/28,四诊,眼睛症状减轻,眼睛没有摩着的感觉,还有流泪;右侧面部到右侧耳朵牵着疼痛,脸部麻木减轻,舌头麻木减轻,舌头尖还有麻木,整体改善。
/11/4,五诊,舌头麻木消失,右侧卧位睡觉头沉,右耳朵有疼痛,不压不疼了,鼓腮不漏风了。眼睛可以闭上,感觉有力量了,眼泪减少明显,吃饭小米粒还有塞。刷牙时感觉下颌脱位的感觉,闭上嘴就消失。处理患侧,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膈肌,对侧胸锁乳突肌。双侧舌下肌群、二腹肌。
/11/12,六诊,面部基本正常,左耳稍有疼痛,早晨起床的时候下颌关节不自然,对口稍有困难。
/11/26,电话回访,恢复正常,没有任何不适感。
首诊表现
四诊后表现
1
2
第二位福友:
首诊时间/5/17
主诉:右下肢行走无力4个月,双肩酸疼右手麻木3月余。
现病史:患者近4个月来出现右下肢行走无力,尤其是负重走路,比如提着东西走路,症状逐渐加重近段时间平常走路总感觉需要身子带着右下肢才能正常行走,脚尖着地时右下肢一直颤抖,有时候需要双手扶着才能停止颤抖,无肌肉萎缩,肌肉饱满,肌张力正常,仰卧位,右下肢可以抬离床面但是稍加抗阻即无法支撑。其余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活动自如。到医院行颅脑CT及颈椎CT检查,颅脑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颈椎增生,曲度变直。经针灸治疗,效果不甚明显。另:患者3个月来常感觉双肩部酸麻胀痛,清晨起尝试抬肩时明显沉重感,活动后就减轻。右手指常感麻木,尤其是攥电动车车把的时候。患者经朋友介绍自东营建筑工地驱车多里来此要求尝试浮针治疗。患者自患病来生活起居一切正常,近一个月一直在工地干活,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口眼歪斜、伸舌居中,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言语清晰,对答如流。
既往病史:6年前曾有腰疼病史,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休息及物理治疗症状消失。
体格检查:中年男性,中等身材,神志清、精神好、言语流利,对答如流;查体合作生命体征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查体:双侧肩部触之僵硬,右下肢无肌肉萎缩,肌肉饱满,肌张力正常,站立位右腿无法完成金鸡独立,仰卧位右下肢可以抬离床面但是稍加抗阻即无法支撑。
影像检查:缺如
实验室检查:缺如
患肌检查:双侧上斜方肌、斜角肌、竖脊肌、腹直肌,右侧股四头肌、腹斜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为主要嫌疑肌。
鉴别诊断:脑梗后遗症,脊髓空洞症,脊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初步诊断:颈椎病,下肢无力原因待查
治疗过程:患者取合适体位选取合适位置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利用浮针医学原理针对相关患肌进行浮针治疗,依据肌肉功能进行再灌注活动。整个治疗过程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患者取俯卧位,重点处理斜角肌、斜方肌、竖脊肌,中场休息半小时,嘱患者喝温开水两杯;下半场患者先取仰卧位处理腹斜肌、腹直肌、髂腰肌等,然后取半蹲位处理股四头肌,反复蹲马步后起身进行运动再灌注活动,整个过程患者配合良好。
即时疗效:治疗后患者感觉非常好,1双肩轻松多了;2自我感觉右下肢力量明显增加;3脚尖着地右大腿不再颤抖。
医嘱:有效继续治疗,无效一定明确诊断;不要过于劳累,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病例讨论:1患者莫名而来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浮针疗效,更不能夸大自己的本领,以免打脸;2此患者病情蹊跷,虽然即时疗效明显,也不要掉以轻心,如若远期疗效不确切一定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切记!切记!切记!3此患者医嘱很重要,医患配合很重要,加强营养,整体治疗;4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继续治疗(交费一疗程),浮针路上的“意外”太多了。
/5/18,二诊,右手指麻木无变化,双下肢无力减轻,以右下肢无力减轻明显。
/5/20,三诊,下肢无力明显改善,右手麻木几乎消失,双肩无异常。右肘关节处稍有麻木,腰有点不舒服。首先处理局部尺侧腕屈肌、肱二头肌内侧头、胸大肌,再处理胸大肌、胸小肌等。
/5/23,四诊,右手大拇指、无名指、小拇指还有麻木,之前整个手指全部麻木。刚治疗完的时候双下肢很好,今天感觉有些累。腰部酸胀感,右侧较明显。
/5/26,五诊,间隔两天后双下肢力量下降。右手指尖还有麻木。
/5/28,六诊,感觉不错,继续治疗,手有时候麻木,下肢无力减轻明显。
/6/8,电话回访,手指麻木无效果,下肢无力解决。不建议继续治疗手指麻木。
在临床中牢牢把握好符老师提出的这一金标准,和患者做好沟通,相信我们浮针人在临床中一定会得心应手,无论是否治得好疾病,我们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对得起福友,这是滚雪球的良方。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刘桂虎诊所刘桂虎
编辑;董怡廷
找世界各地的浮针达人?到浮针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kfal/1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