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灸?走,医院针灸科!”
“医面瘫?医院针灸科”
问起”资阳针灸哪家强,哪家专业?”,无论贩夫走卒,达官显贵答案往往出奇一致,医院针灸科。撇开针灸科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等诸多荣誉,还因为这里能体会和享受传统的古典针法与艾灸,还有全省中医药传承与指导专家“朱针灸”。“朱针灸”是谁?为什么会被这么多市民所推崇?莫非又是一个隐在资阳市井的老中医?
“青囊”之秀“名中医”
第一次见到“朱针灸”,正是一日之晨,上班的人们大多还匆匆在路上,医院针灸科病房内,医生巡诊查房就已经开始了。为首的医生四十来岁,身材较高,胸前挂着听诊器,声音沉稳而热情,爽朗的性格自然流露,在一群医生中非常显眼,他就是市民口中盛赞的“朱针灸”——主任中医师、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朱崇安。
没想到“朱针灸”竟这么年轻,此时的他正在进行病房巡诊。病人和他十分亲近,打起招呼来就像相熟已久的老朋友,他一边询问一边做检查,还不时和跟在身后的年轻医生作示范交流,一路查房,就有如一次次亲友拜访、老友品茗,又好像一堂堂轻松的临床实战指导课;既要一丝不苟、火眼金睛,又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唯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做后盾,才可能赢得病人的信任与健康。
巡诊结束,朱崇安又开始接治门诊病人。走廊里,挂了他专号的病人早已排起长队。病人多,他的望闻问切、临床检查却丝毫不马虎,还不失时机地说个笑话,以缓和病人情绪,拉近医患距离,直到最后一名病人满意地离开。
“就是冲着‘朱针灸’朱老师来的嘛,他看病我们信得过噻,肯定愿意等喽!”候诊的病人说,为了让“朱针灸”给自己看病,都不怕久等。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中,既可以看到病人对一名医生的无比信任,也能够看到一名医生为病人所付出的努力,朱崇安桌上的“资阳市名中医”、“雁江区名中医”两块荣誉铭牌,成为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伸只手给你,交条命给你!”朱崇安说,他永远记得一个89岁阿婆说的这句话,“荣誉,是患者的信任,更是医者的责任!”
“杏林”翘楚“领头人”
虽然盛名加身,“朱针灸”却并非出于中医世家,只有短暂“赤脚医生”经历的父亲,给予他的只有农民的勤劳、朴实、真诚和善良,这些优秀品质最终帮助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医者,深刻诠释什么是“大医精诚”。
“个穴位,应手而针,循、弹、刮、飞、摇、震、颤,阳中引阴、阴中引阳,烧山火、透天凉,了然于胸。”在朱崇安手中,细小的毫针通过标本根结、提插、捻转、开闔、迎随,就能激发出巨大潜能,效应桴鼓。他常说:“尽最大程度的努力让每一位患者最大程度康复,尽最大程度让每一位患者满意,患者的康复就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一颗银针治百病,朱崇安带领针灸科团队,深自砥砺,勤求古训,博采新知,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九针”基础上将针灸推拿方法发展为系列针法,灸法、小针刀、刃针、火针、刺血、拔罐、循经推拿,关节松解、手法复位、中药熏洗、牵引、心理干预等独特中医药特色方法。创新的《小针刀整体松解配合手术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成果获雁江区政府科技进步奖,连同发掘的“撮痧技术”作为卫生适宜技术面向全省推广,还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风、面瘫、肩凝病三种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验证及标准的研讨制定和眼针、麦粒灸两项中医技术方法的制定。
“创新不离宗,继承不泥古!”朱崇安说,在中医传承中汲取营养,在中医创新中寻求突破。他重视学术传承及人才培养,带徒3人均已成为科室业务骨干,“传承、共享、创新、发展”正是现代中医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今的“朱针灸”,集资阳市区两级名中医、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首届雁江区杰出人才等多项荣誉于一身,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务科主任等数职,而“四川省第二届拔尖中青年中医师”的称号更表明他正向着四川省名中医的更高目标稳步前进,可谓资阳“杏林”翘楚、业界权威。
“岐黄”才俊“朱针灸”
“我是个武侠小说迷,尤其着迷‘点穴神功’,为了弄清楚那些神秘的穴道,就选择了针灸专业。”朱崇安从不讳言自己当年学习中医的“动机不纯”,他还十分庆幸当初作了这个决定。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以后,在杨介宾、关吉多、王诗铭、黄迪君、廖方正等导师们的教导下,原本想学“点穴神功”的朱崇安学了一手“针灸”功夫,大侠做不成,就做了中医师。
年,朱崇安大学毕业,医院的一名医生,中医院也由此开设新的学科——针灸门诊。“新人新门诊”,“一人一学科”,既有“恰同学少年”之轻狂,又有“气未至如闲处有幽堂之深邃”之迷惘、彷徨。医院扎下根来,经过十年沉淀,终于针灸科在年雏形已具,破茧成蝶,他也成为了资阳市民盛赞的“朱医生”,亦有“年轻针灸誉满雁城”之美誉。回忆导师们的临别赠言:你是成为除名的“名医”还是沽名钓誉的“名医”,亦或“明德、明理、明术、明业”知行合一的名医,至今诚惶诚恐,临深履薄。
转眼又是十一年过去,在他的带领下,针医院的特色科室、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医院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项目建设单位、资阳市重点优势学科,这个拥有35名医护人员的团队还将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进行了完美结合,遵从“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能无创不微创,能微创不手术”的理念,倡导中、西医各有所长、动静相宜、筋骨并养、武医相融,尤其擅长各种“瘫”、“痿”、“痹”等病症针药结合治疗,特别是颈肩腰腿痛及各类顽固性疼痛,偏瘫、截瘫、脑卒中等神经疾患和慢性老年病的康复与治疗。“某种意义上说,‘朱针灸’已不是个人称谓,而是整个团队学术水平的凝练,团队精神的化身、升华。中医院针灸科能够在区域内、全省乃至全国行业享有声誉,取得学科上的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靠的不是个人影响,而是整个的针灸团队。团结协作,学科力量之源,创新发展,学科生存之根”朱崇安说,“朱针灸”的流传,应归功于中医精华——针灸的独特魅力,归功于老百姓对中医国粹的厚爱,医院针灸科团队的深耕不辍”。
医院针灸科,永远有‘朱针灸’超越个人荣辱的远大抱负—不忘初心。
门诊时间:
政府西路院区:周1、2、3、4全天,周5、日上午
乘车路线:
乘1、2、5、14、15、17路公交车在百货大楼站下
或乘4、14路公交车在桥亭子站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