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这种称号,在我看来在于学问深厚,敢为人先,开宗立派的人才足以当得起,但我觉得大师这种称号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棋圣也并非百战百胜,大师也更不可能所出必是精品。就电影来说,张艺谋、陈凯歌也都是一代大师,但也并非没有烂片出世,可见迷信大师也是要不得的。但世上确实有这种人,他们可以不迷信张艺谋,可是他们对侯孝贤却专一痴迷如孝子贤孙,因为这些人一沾上港台文艺界,就立刻变得不可理喻,比如对BEYOND乐队的无度追捧,比如每到4月1日就满屏幕的追忆哥哥,再比如过度夸大《大话西游》的艺术水准,我不是说他们不值得追捧,而是当这些事成了一种腔调,一种站队,就总有种让你不舒服却不敢大声说出来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成为皇帝新装里的小孩,所以年复一年,港台文艺粉们就越发觉得自己骨骼清奇仙气飘飘,有的文艺粉甚至觉得台湾旧日歌坛里的一个螺丝钉,都可以让他们咀嚼一辈子。
说完这种背景,我们再来谈谈什么人可以评论电影。这个答案简直是一定的,谁都可以评论电影,不管你花没花钱,但是对于文艺影迷们来说,他们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有资格评论的人才可以评论,而我们大部分人,都应该没有思想没有精神世界的蠹虫,不配讨论电影好坏。
为了配合这部分人,我们暂且商量出一个标准来,达到这个标准,应该对一部电影的优劣好坏,具有足够的话语权与定性权,说通俗点,是不是烂片,他们可以说了算。
时间不必久远,就以今年为例,在我心目中,第一个标准就是觉得《小时代》是装逼的,具体原因不解释。
第二个标准应该是看了《大圣归来》之后情绪激动甚至二刷的,具体原因你懂。
第三个标准是静下心来看《煎饼侠》并且真的有被感动到的,这个不需要理由。
我觉得如果你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我相信你就具备代表大部分电影观众审美和正确导向,也就具备了评价一部片子是否烂片的资格。你就可以斩钉截铁地把对《聂隐娘》的差评,狠狠地甩到那些说你们看不懂就别看的装逼犯脸上去,并且重复一百遍。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聂隐娘》。
首先我想说的是,不好看。
什么画面很美之类的客套话我就不说了,因为我花钱是冲着聂隐娘去的,是冲着唐代传奇去的,不是冲着风光片去的。这部片子既然是侯孝贤老师准备了好几年拍出来的,而且还拿到院线上映圈钱,就请你好好为我们讲一个故事。这年头说起来也挺现实,当年玩的卖艺不卖身、我拍给自己看你爱看不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让我们掏钱就请尊重我们,别用你的高逼格的东西硬让我们膜拜。
所以我们说不好看。
情节不好看。
打斗不好看。
节奏不好看。
然后,画面不好看,是的,你没听错,画面不好看。
作为照片,美,作为电影,作为动态的电影,这样长时间的画面静止,是真的可以要人命的,电影院里一片鼾声,真的是最美的伴奏曲。侯导一会盯着树梢发呆,一会盯着水中的鸭子发呆,一会盯着羊发呆,一会盯着远山发呆,可能年纪大了,发呆够了才想起来,噢,舒淇还在等着呢,于是人物才出现。
可怜的我,每次在看到大段大段的静物描写,都开始兴奋地期待如此唯美的景致里面蹦出身如闪电的刺客,蹦出聂隐娘,蹦出空空儿,蹦出精精儿,结果啥也没有,风景画就是风景画,你以为是啥?
可是,晚唐时期风云四起,藩镇能人异士辈出,波谲云诡之际三教九流无不纷纷蠢动,刀光剑影杀气纵横,难道我不该有期盼么?难道我不该有想法么?难道我不该兴奋么?
装逼犯们跳出来说:你们的要求太肤浅,侯大师那是晚唐写实主义,给你们一个真实的晚唐……噢,写实,所以才会把聂隐娘的白日杀人也无人发现变成了冲出去拦住马抹脖子?所以才把聂隐娘和她丈夫的纸驴纸马都取消了是么?所以他们的打斗才变得毫无美感,所有神奇武技都没有了是么?就是为了写实?
那特么的白胡子一个纸人就化进水里,然后还随风潜入夜,差点杀了一个孕妇是什么路数?既然魔法都可以有了,那你让其他都写实了又有个毛意思啊?
然后,我想说的是,演员演得很糟糕。
舒淇演得不是不好,而是根本没怎么演,板着脸不笑,捂着脸哭,说话没表情,这就可以了,后排一位女生说:我也可以啊…我笑了笑告诉她,你不行,因为你没有被人封为女神。只有女神,才会有人说她一颦一笑都有深意,才会说她这样表演是有设计有思想有境界的。
张震演得不好。
周韵演得不好。
群众演员很少有演得好的。
台湾普通话念文言文,极容易出戏。
面瘫小孩演世子,引来无数笑声。
道姑既是公主又是世外高人,但演得特别装逼,你以为白衣服总是干净的就显得很飘逸么?当我看到最后,聂隐娘辛辛苦苦爬上很高的山,去见那位故意站在山水画的最高处任凭风吹衣袂翻飞飘逸出尘恍若神仙的师傅,回绝了师傅的指令之后下山……然后……然后我居然看到仙人一般的师傅跟个小偷一样跟在后面又下山了,尼玛你好歹装到底啊,就为了见个面在树林也行啊,结果你在那么高的山上装完了还要特么的一步一步走下山,我天,导演不让你会轻功真的好么?
最后,我想说的是,侯导你也许真的老了。
固执守着自己的风格是没错,可是要看看你的风格还适合不适合目前这个时代,看《聂隐娘》,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到了浓浓的日本味道,那种叙事的隐忍,那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还有那种神经兮兮的莫名其妙的配乐,比如鼓点,我很怀疑鼓点一停就会出现一个日本艺伎苍白着脸唱出咿咿呀呀的小曲来。再比如大自然的声音的过度渲染,都让我有种恍惚和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来得莫名其妙,我自己也无法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舒服,烦躁。
《聂隐娘》在叙事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也许侯孝贤老师功力已臻化境,所以对于叙事这种入门小儿科就不甚在意了,但是,不在意归不在意,你终归还是要讲一个让人能看明白的故事。我们不是你的脑残粉,在看电影之前把所有的人脉关系,所有的角色、历史背景都研究透了,然后发出由衷的感叹说侯导拍得真好啊,你看这含蓄的风格,人物都出来了,可却没有浪费镜头去交代他们的关系,因为不需要,我们都懂!我们不一样,电影往前发展,终归还是要靠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手中的门票的啊!
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衷心赞美、神化《聂隐娘》,因为他们欣喜地看到了有这么多人表示看不懂,那种与生俱来高人一等俯瞰众生的优越感顿时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对立面,他们骄傲地说:我们能看懂!你们这些愚蠢的人!这是留白!这是艺术!我也严重怀疑哭着喊着要去二刷三刷的文艺青年,其实只是因为在电影院刚好治疗好了他们的失眠。但我表示一切都很正常,就像我不喜欢的电影,总会有人说好一样,就像我喜欢的小说,也会有人表示不好看一样,我可以理解对这部电影的赞美,但是也请理解我们的差评!
喜欢《聂隐娘》,很正常,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不是浪得虚名,肯定有可取之处,但,把喜欢《聂隐娘》作为装逼的通行证,借此鄙薄大部分电影观众的审美和水准,这就是把《聂隐娘》推向了装逼试金石的高度,谁试谁知道。
这也许就是戛纳组委会把导演奖给了侯孝贤,用以表达对他在如今社会依旧坚持格格不入的自我的敬意,却并不肯给他剧情、演员的任何一个奖项的最终原因吧。
(来源:男生宿舍)
==============================
各位小闹钟,如需要《社会之霾》、《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最新版《申论最后四套卷》、《君哥微博评论集锦》、最新版《申论万能宝典》(第10版)和《申论范文宝典》(第10版)请至淘宝首页搜索店铺闹钟联络处,还有亲笔签名版哦,并请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