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对兄弟决定要拍一部电影,他们拿着一张动画片的DVD找到了华纳兄弟的制作人,当着他们的面放完了82分钟的全片之后说,“我们要把这个拍成真人版”。
后来,电影大红,还拍了两部续集,这对兄弟也成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而那部原本只在动漫圈内被奉为神作的动画也让更多人所知。
看到这里大家都猜到了,这个段子的主角是当年的沃卓斯基兄弟,曾经的沃卓斯基姐弟,如今的沃卓斯基姐妹(汗),那部电影是《黑客帝国》,而那张DVD是押井守任监督、年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
沃卓斯基姐妹当然并没有真的拍出《攻壳机动队》的真人版,但《黑客帝国》无疑吸取了不少前者的精华。
这两个系列都着眼于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并且都热衷于使用暴力作为主要的表现方式。
95年剧场版《攻壳机动队》根据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年开始连载的同名漫画改编,时间设置在公元年的未来世界。
在那个时代,以光、电子和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电脑、AI和网络主导着人们每天的生活,世界被巨大的信息网络连成一体。
人类的身体已经可以由机械生产的各种强化机能的生化零件替代,被称为“义体”,人的记忆也可以存放在“电子脑”中进行移植,对于他们来说,身体不过是一个电脑终端,一个盛放“灵魂”(Ghost)的容器。
高科技、信息化也催生了各种新型犯罪,专门应对此类案件的特殊部队——公安九课应运而生,队长草薙素子是一位全身“义体化”的女警,带领部下展开各种行动,追捕一名行踪诡异的电子脑黑客“傀儡师”。
主创借“少佐”草薙素子之口,提出了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来、困扰人类多时的疑问:
什么是“人”?如果意识和身体都可以被复制、被创造,“人”何以能确保自己的“独一性”?
原著漫画作者士郎正宗推出《攻壳机动队》时,正值日本爆发著名的“宫崎勤事件”(88至89年间,连续发生4起女童分尸事件,警察在搜查凶手宫崎勤的住所时发现大量动漫相关资料),御宅族和动漫产业都遭受了严重打压。
市场呼唤热血与正能量,而士郎正宗却坚持了《攻壳机动队》的科幻属性和阴沉特质,同时也坚信科学的正面力量,这样的审美取向和价值信念也在剧场版中有所体现。
影片可谓定义了“赛博朋克”作品的视觉风格,延续了许多科幻作品中的二手未来、末日幻想:
阴冷低迷的色调,
高楼林立的大都市,
层层叠叠的广告牌,
萧条破败的博物馆。
女主素子在片中的设定是一名不苟言笑的御姐,喜爱潜泳,但由于生化人的特殊构造,在水下极易遭遇不测。
部下巴特问她,潜水时是什么感觉。她回答,“我感到恐惧、忧虑、孤独、黑暗,或许,还有希望”。
人类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和日益失控的信息爆炸,又何尝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全片充满了这样意味深长的台词,以至于观看时常产生一种艰涩之感,却无不道出真相,加上极富辨识度的配乐,创造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观影体验,几乎不可能在任何商业片中出现。
也正因如此,尽管95剧场版《攻壳机动队》没有立刻风靡全球,却在小范围内被奉为神作。直到今天,烂番茄新鲜度都高达95%,IMDb评分也有8.0,足见在动漫迷们心中的地位。
而之后的多部衍生作品也使《攻壳机动队》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动漫系列,包括9部剧场版动画、3部TV动画、3部OVA(一般指通过DVD,蓝光碟等影碟发行的方式为主的剧集)、3部小说、4部游戏。
押井守自己就再次执导了04年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和08年的重制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0》。
除了沃卓斯基姐妹,《攻壳机动队》的粉丝团里还有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触。
卡梅隆形容《攻壳》是一部“令人惊艳的推演作品,几乎达到了文学的水准”。
而斯皮尔伯格则在自己的电影《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中,再次审视了人与AI的关系。
许多后来的影视作品也可见《攻壳》的影子,包括最近热门的HBO神剧《西部世界》和刚播完第三季前6集的腐国脑洞神剧《黑洞》。
作为《攻壳机动队》的骨灰级迷弟,斯皮尔伯格早在年就已经买下了重拍《攻壳机动队》的版权,但计划中的3D版不幸被砍,结果由他手下的梦工厂工作室接下了这一项目。
本周,定档明年3月上映的《攻壳机动队》终于推出了第一支预告片(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其中多处对之前的95剧场版和04年的续集都是“高还原”:
素子俯瞰喧闹的都市,
少佐醒来时飘窗外的楼宇,
高楼下水洼中的打戏,
生化人剥落的皮肤,
机器人“打开”的脸,
不过,叔对这事还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女主是她。
别打我,虽然这一选角决策已经被喷成了筛子,短腿、白人脸都是膈应原著党的原罪,光学迷彩变身秋衣秋裤也非我所愿……
但说实话,斯嘉丽·约翰逊演素子,叔还是可以接受的。
且不说单从票房号召力上看,全球也没几个女演员能与寡姐相比。
她已经不止一次被评为“全球最性感的女人”,这可不全是C罩杯的功劳。
这份性感中带着冷峻,常常将她引向一些人工智能、外星科技相关的角色:
无论是《复仇者联盟》里的黑寡妇,
《超体》里的无敌硬盘女神lucy,
《皮囊之下》里的极致外星诱饵,
《她》里的温柔叛逆OS,
在斯嘉丽·约翰逊身上,女性的丰腴妩媚和机器的冰冷坚硬似乎得以和谐共存。这性感的内核与少佐所体现出的现代女性拥有的干练、果敢、主见、洞察力不无关联。
而在《攻壳机动队》中,也显示出了素子性格的双重性:在机智果断的外表下,她对自身的存在所持的怀疑,导致了一种无可解脱的茫然无依、不安全感。
这在斯嘉丽以往的文艺独立作品履历中,也算得上是如数家珍、驾轻就熟,那种带点失落、带点脆弱的忧郁,不是人人能演:
《午夜巴塞罗那》里的多情小文青,
《迷失东京》里的失语小女孩。
95剧场版监督押井守说她在真人版《攻壳》中的演出让他“刮目相看”,虽然在他看来谁都演不了素子,但在当今影坛,也实在找不到比斯嘉丽更适合的人选了;而在片中扮演公安九课课长荒卷大辅的北野武也夸斯嘉丽认真、仔细,让他知道了好莱坞演员多么专业。
至于秋裤嘛,主创是这么说的,“其实寡姐倒不介意全裸,但我们还是觉得真人版电影的话,一个裸女在城市里打来打去怪怪的……”
能有秋裤怪嘛啊?
总之,寡姐演素子还算是可喜吧。
忧的是……
导演是他。
鲁伯特·桑德斯,代表作《白雪公主与猎人》。
就是那部奠定了小K“面瘫女王”地位、让“南非美钻”查理兹·塞隆沦为花瓶的暗黑真人童话。
光凭一部电影就认定导演只能导烂片有失公允,况且那片子也说不上是烂得让人痛心疾首,勉强及格罢了。
虽然本片的编剧之一乔纳森·赫尔曼曾参与创作今年的奥斯卡黑马《冲出康普顿》的剧本,也拿到了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这部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剧本似乎多少有了点保障。
但让这样一位差强人意的商业片导演来翻拍这样一部动漫迷心中的经典,圈钱意图未免过于明显,还是让叔为真人版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95年剧场版《攻壳机动队》是日本第一部全部由外国公司投资拍摄的动漫电影,资方包括小岛唱片公司在英国的电影分支,原本的执行制作人设想的就是一部“以西方故事为内核、东方视听为外壳”的商业动漫,显然当初他的意见都没被采纳,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这都是玩笑话,动漫改编鲜有成功案例,即便是日本人自己改,也常常被骂得狗血淋头,更何况是西方人加工的产物。
叔倒觉得,现在这情况正应了剧场版中傀儡王“计划”将自己的“灵魂”与素子“融合”的那一刻:
说,“复制仅仅是复制,一种病毒就可以毁掉我,你(人类)需要变异,是因为要防止被灭绝”。
素子和交融之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难区分彼此,成为一个全新的个体,这就是使人类/程序得以延续的“变异”。
虽然融合、创新不总能带来好的结果,但正如押井守所说,“没有创新的改编毫无意义”,只有在不断的试验和摸索中,才能寻找到适合的方向。
就像重新诞生的素子一样,我们不知道日本动漫IP和好莱坞工业化电影产业的结合,最后会生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还是各取所长变得更强大?也只有上映之后才能见分晓了。
治疗白癜风用甲氧沙林液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