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门诊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病人甲:徐医生,你这里会看男性的失眠吗?(当时看诊的时一个女性失眠患者)
我(起初被惊到了):中医治病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失眠不论男女都可以看中医的。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说一下:
看中医需要找专科医生吗?
现在到处挂的“中医妇科专家”“中医儿科专家”“中医皮肤科专家”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起来是方便了患者更好的挂自己需要的医生
然而从中医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
无形中这是中医诊疗水平的下降所致
前天在南昌听国医大师伍炳彩老先生的《我对中医发展的思考》中演讲中就说了这个问题
伍老都在庆幸自己当年没有从事所谓的“中医儿科”“中医妇科”
伍老说: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整体的辨证论治,治的是阴阳,调的是气血,认为人体各脏腑和体表个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协调,在病机上则相互影响。”
虽然说自古以来中医也有分科的说法
比如《周礼》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分
但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史上
中医最大的特点仍然是整体观
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五个系统组成
人身的某一处疾病某一症状都是内在脏腑失调的反应
比如
眼病和肝有关
皮肤病与肺有关
面色黄与脾有关
小便不利与肾有关
而且五脏之间又相互生克
肝弱则脾虚
脾虚则肺弱
简而言之
人体的平衡就是阴阳的平衡
病邪离不开阴阳
辩证离不开阴阳
药性离不开阴阳
所以一个中医必须谙熟阴阳五行理论
才能全面的看待人体,分析病症,整体辨证论治
然而如今很多人热心于对中医进行细分科目
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如此就会脱离中医的整体辩证思想,以孤立的观点看待人体
运用西医思维,以专方专药治疗专病
如此就会徒留中医之名,仅存中医之壳,自然中医的疗效就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常见的妇科疾病
所谓的“中医妇科”医生对经带胎产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其他脏腑的情况变化
有些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律仅仅是一个情绪的变化
这个时候从肝论治就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治疗方向不对,无异于南辕北辙了
记得有一个中医泰斗说过:
一医院,除了手术,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都可以治。
很多人问我中医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我运用纯中医
治疗过的病种有:
月经不调
不孕不育
乳腺增生
更年期综合症
咳嗽
发热
腹泻
小儿厌食
小儿遗尿
头痛
眩晕
失眠
脾胃病
男性性功能不全
颈肩腰腿痛
落枕
中风后遗症
急性扭伤
月经失调
面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