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哪天在不经意中,你发现自己面部不听使唤了;再或者清晨起床后洗脸、漱口时发现自己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等等。这时候,你有可能是患上了面瘫。
面瘫通常只影响半边脸,患者见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口角歪斜,额横纹消失,目不能闭、流泪、鼻唇沟变浅,刷牙或漱口时口角漏水,吃饭时患病的一侧口腔积存食物,不能吹气、鼓腮,发音时吐字不清,部分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当然也许你是早期患者,症状较轻,上面的情况你可能不明显或者只出现部分症状,但是建议你出现了医院就医以明确病情。
一、认识面瘫
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又称面神经麻痹。
中医称为“口僻”,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病,不分男女和年龄。中医认为,人体过度疲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寒冷刺激面部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致病。此外亦可由病毒感染或创伤引起。
二、如何预防面瘫呢?
1、避免受凉,冷风、冷水刺激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寒冬要避免面部直吹冷风、洗冷水,可用棉垫、大口罩或其他棉质物品保护面部。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温暖,要用温水洗脸、洗澡。尤其是年老体弱及有慢性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保暖。
2、合理膳食,营养可以给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日常饮食要以“荤素搭配,饮食均衡”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瘦肉、豆类以补充维生素和足够的蛋白质,忌食生冷、辛辣及海鲜羊肉等发物以免使面瘫加重。
3、坚持锻炼,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是预防面瘫发生的有效手段。适当锻炼可增强体质循环,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病能力。根据自身情况和天气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面瘫患者积极锻炼面部,如进行蹙眉、闭眼、耸鼻、鼓气、嘟嘴等面部肌肉的收缩锻炼,可促进康复。
4、休息减压,面瘫的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午休片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抑郁和急躁情绪。
三、如何治疗面瘫?
面瘫如果能够医院接受规范诊治,约90%的患者可在一个月左右恢复。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针灸可疏风散寒,调节面部经络气血,使面瘫恢复。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梅花针、闪罐、热敷等多种方法治疗,也可以配合服用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的西药或祛风散寒、化痰通络的中药治疗。
下面由唐园门诊的何剑明医生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常用治法:
1、针刺疗法
常用的针刺主穴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等穴,配穴可选四白、鱼腰、地仓、牵正、合谷等穴。针刺宜用弱刺激手法,并可采用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等手法,每天交替使用。起针后配合闪罐疗法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疗效加倍。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作2~3个疗程的治疗。
2、艾灸疗法
用点燃的艾条回旋灸四白、颧髎、下关、听宫、翳风等穴位,每天一到两次,每次灸10到15分钟。能有效祛风散寒,可改善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兴奋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复。
3、自我面部按摩
面部按摩亦是治疗面瘫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患者可自己对着镜子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减轻健侧对瘫痪肌的过度牵引。若能根据面部瘫痪点进行穴位按摩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将手掌或手指固定于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和地仓穴上,转圈按摩或上下按摩各5分钟。应当注意的是,因为面肌非常薄,按摩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次为宜。
四、温馨提示:
如果面部突然出现麻木、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等情况,医院就医,一方面可以减轻延缓病情,另一方面早发现早治疗,节约医疗费用,切忌盲目乱用药物,以免干扰诊断影响疗效。
通常情况下,在面瘫发病后第一个星期内及时治疗,一般2-3个月大多能恢复。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或者是久治不愈的面瘫,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与康复。
以上就是今天的“唐园小课堂之——认识面瘫”,快学起来吧!
往期精彩点这里进哦↓
冬日进补,来年打虎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中医看痛风
唐园门诊,你的家庭医生,你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