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面瘫病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人猝不及防,是面瘫的高发期。黑龙江中医院南院针灸科王玉琳主任将带您正确认识面瘫。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又称“口?”、“卒口僻”,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面瘫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型。

周围性面瘫,病变位于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常于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考虑是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表现为面神经瘫痪那一侧的面上、下部肌肉运动均瘫痪,还可伴有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分泌、唾液分泌功能异常。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20-40岁最为多见,其发病与季节无关。

中枢性面瘫,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面瘫,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表现为面神经瘫痪那一侧对面的面上部肌肉运动存在,皱额、闭眼、抬眉功能正常,而面下部肌肉瘫痪,不能完成露齿、鼓腮等动作。

周围性面瘫绝大多数单侧受累,双侧者甚少。临床多表现为病变侧额纹和鼻唇沟变浅,用力抬眉时,病变侧额纹不明显;用力闭眼时,病变侧闭眼不完全,可露出眼白;微笑时面部不对称,歪向健侧;做鼓腮运动时,病变侧口角漏气。可能出现耳后疼痛、脸颊或口部麻木、眼痛、视物模糊、听觉过敏等症状。

周围性面瘫呈自限性,患者通常在起病后1-2周内开始恢复,大约80%的病人在几周及1-2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约有16%不能恢复,常伴发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面瘫,尽早治疗,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本科室治疗面瘫多采用综合疗法,以头针配合特种针法,达到一定刺激强度后,其刺激信号可透过颅骨作用于大脑相对应区域,使大脑皮质细胞兴奋,促进受损面神经的修复;结合辨证论治进行配穴,辅以艾灸熏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黑龙江中医院南院针灸科简介

科室特色: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特色针灸疗法。如孙氏腹针、针刺运动疗法、夹脊电针疗法、耳穴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放血疗法、拔罐等。

诊疗范围:眩晕、各类痛证(头痛、神经痛、增生性骨关节痛、足跟痛、尾骨痛、急性扭伤等)、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疲劳综合征、中风病、延髓麻痹、脊髓损伤、面瘫、面肌痉挛、眼肌麻痹、耳聋耳鸣、各类感觉障碍性疾病、肥胖、胃痛、呃逆、前列腺增生、尿便障碍等。

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03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