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
病因病机:多因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面瘫病之火针疗法
治则治法:温经通络,疏风祛邪。
常用取穴:四白、阳白、地仓、颊车、牵正。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细火针快刺,进针3~6毫米,不留针。
特别提示:
火针疗法在面瘫的治疗中多用在重度面瘫和面瘫恢复后期的治疗阶段。操作时避开五官和面部的神经、血管。
面瘫病之热敏灸疗法
治则治法:疏风通络,行气活血。行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及接力温和灸法。
操作步骤:
(一)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翳风、阳白、下关、颊车、大椎、神阙、足三里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二)操作方法:
一、急性期:
1.翳风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且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患侧下关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患侧颊车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患侧阳白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额部或自觉局部有紧、压、酸、胀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5.大椎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或向四周扩散或沿督脉上下传导或沿上肢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二、恢复期:
1.阳白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额部或自觉局部有紧、压、酸、胀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下关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颊车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患侧面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神阙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沿两侧扩散至腰部,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5.足三里双点温和灸,部分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对于感传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足三里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热敏灸感消失。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灸2~3个疗程。
特别提示:
热敏灸治疗面瘫(急性期)越早越好。对恢复期与后遗症期面瘫亦有一定疗效。治疗期间应避风寒,忌冷饮。
声明:内容来源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编辑:锦灯笼姑姑
图片:网络
审核:虫哥
往期精选
11March
消渴病(Ⅱ型糖尿病)之穴位埋线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