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
这不,天气越来越冷
面瘫发病率逐渐增加
如果一不小心得了“面瘫”这种病
不仅影响颜值
还会出现喝水漏水,吃饭卡饭
更甚至做不出表情等现象
比如下面这位患者
“现在吃东西卡饭不严重了,喝水不怎么漏水了,效果还是可以。”10月21日,在针灸康复科理疗室,66岁的龚婆婆欣喜地说道。
▲查看患者病情
原来,10月16日,龚婆婆在午睡后发现自己右眼无法闭合,且时不时地会流眼泪。当时她并未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便到附近诊所开了药。谁知当天晚上吃饭时,家人见其嘴角歪斜,怀疑是患上了面瘫,龚婆婆这才提高警惕。
第二天一大早,龚婆婆来到我院针灸康复科就诊,接诊医生见她右眼翻白无法闭合,嘴角向左歪斜,根据进一步描述,诊断为“面瘫病”,辩证为“风寒阻络”导致的面瘫。
▲患者嘴角向左歪斜
张伟霞为龚婆婆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西药予以消炎和营养神经,中医针灸、推拿、埋针等外治法,配合中医经典验方治疗。
张伟霞说,中医治疗面瘫优势明显,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通过针灸针刺阳白穴、四白穴、太阳穴等,再配合推拿、拔罐、埋针、低频治疗等,帮助患者改善面神经血液循环,重建受损面神经网络,整个过程无副作用。
▲针灸治疗
“在急性期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4天左右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两周之后症状明显改善。”张伟霞说,科室针对面瘫疾病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已成功帮助众多患者找回灿烂的笑容,且大多预后较好。
面瘫是什么?
面瘫,中医称之为“小中风”或“口癖”,西医称之为面神经炎,俗称“歪歪嘴”“吊线风”“吊线风”,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的口角歪斜、闭眼困难、鼻唇沟消失、示齿不全等,并且可出现耳鸣、耳后疼痛等症状。
面瘫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在夏季、冬季较为高发。张伟霞说,夏季空调和风扇的使用频率高,冬春季气温较低,脸部易受凉,易导致面瘫病的发作。
为何会得面瘫?
张伟霞表示,从中医角度讲,当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时,邪气易入侵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
一旦发生面瘫,治疗越早越好,延误治疗良机容易导致面神经不可逆的损伤,形成顽固性面瘫、面肌痉挛等后遗症,并且导致面瘫复发概率增加。“门诊经常遇到很多患者在外面诊所医治,症状未有明显缓解,医院治疗,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如何预防面瘫?
出了大汗、洗浴后,千万不要站在走廊、风道、开放的阳台上乘凉,更不要用风扇、空调直吹面部。睡眠时,不挨着敞开的门、窗。平时还应注意不熬夜,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多运动,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同时要少吹冷风,注意保暖。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张伟霞提醒,冬季面瘫高发,市民朋友尤其是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一定要注意防风保暖。
医师简介
张伟霞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脑供血不足、骨质疏松症、中风后遗症、失眠症等。尤其对面瘫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病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天峰街院区周二、四上午,周一、三、五下午
联系
科室简介
医院针灸康复科是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四川省重点专科,川中地区最大规模、最具特点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突出,治疗手段独到,治疗效果显著,目前科室在和平路,天峰街均设立门诊、住院部。现有省名中医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9名。目前有疼痛康复、现代康复、传统康复及睡眠康复4个亚专业,开展以整脊复位、邵氏点穴疏经、小针刀、李氏拔伸踩跷法为代表的特色中医治疗技术30余项;开展有肌骨超声下疼痛精准治疗、射频消融术、臭氧技术、肉毒毒素注射技术、阿是超声、冲击波等现代技术10余项,同时开展了运动疗法、平衡训练、言语训练、吞咽训练、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等多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脑血管病、面瘫、眩晕、头痛、失眠等有良好疗效。
■END■
据说他们都在看......
所有家长,警惕孩子成了“地包天”食道频频被卡,怎么预防?快看这里......
作者:小宝编辑:小宝
责编:春不见审核:谢渝廖思英
“在看”吗?在看就点一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