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面瘫呢?
该怎么预防?
今天让我们请我院针灸科的专家
跟我们讲讲“周围性面瘫”这件事
Part.1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炎症引起的面肌瘫痪,它是一种常见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为一侧。常因受凉和病毒感染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水水肿。因此夏冬季节高发。
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一侧额纹消失、眼睑闭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可伴随头痛、畏光流泪、耳痛、味觉消失等症状。一般来说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神经损坏特别严重的患者遗留后遗症。
Part.2
患上周围性面瘫怎么办
本病早期重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生上医院针灸门诊或者神经内科门诊等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治疗,以防延误病情。一般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激素、抗病毒、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中药等药物控制。前7天为该病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容易出现神经水肿加重,导致眼睑闭合不全、眼角歪斜等症状加重,这是疾病的正常发展规律。
医院针灸,根据病情2~3日一次即可,或者直接选择在家药物治疗,配合面部热敷及表情肌训练。过了急性期后,采取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即可,包括闪罐、放血、艾灸、普通针刺、温针、电针、麦粒灸、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神经肌肉电刺激及面部表情肌训练,1周3~5次。每个患者治疗疗程均不同,一般须3个疗程,患者须有耐心。
Part.3
周围性面瘫居家康复
在家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促进恢复呢?在此简单为大家介绍居家治疗方法:
1、面部表情肌训练。
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可对着镜子操作,以抬眉、皱眉、闭眼、耸鼻、示齿、噘嘴、鼓气,每个动作训练15~20次,每日训练4~6次。
2、面部穴位按摩。
按摩前用热毛巾先热敷两侧面部,双手拇指或食指由印堂穴、攒竹穴、阳白穴、太阳穴、四白穴至晴明穴依次点按,每穴30秒。自地仓穴至太阳穴,可配合面霜或润滑油由下往上轻轻揉搓,约20次/组,2-3组。(不熟悉穴位可以按摩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周围即可)
3、保护眼睛。
眼睛闭合不全者,容易畏光流泪,需及时保护眼睛,切忌用手揉眼睛,白天强光下可佩戴墨镜,每日早晚两次滴眼药水或睡前眼膏覆盖,减少接触电子屏幕,避免出现结膜炎。
4、注意饮食。
避免辛辣油腻寒凉、海鲜、牛羊肉、韭菜、花生等发物。多吃青菜水果粗粮,提倡常年喝温开水。
5、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面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注意休息,避免熬夜(23:00前睡觉,不宜睡凉席,手机应远离头部),加强运动(运动后应该及时更换干衣服),增加抵抗力。
科室介绍
我院针灸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科已有50余年的历史,针灸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各种针刺、拔罐、艾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刺血、中药熏蒸等疗法。科内设备齐全,配置了微波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
-(菱湖院区)
-(东江新城院区)
专家介绍
李昌生,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从事针灸工作二十余年,曾师从武汉市十大名老中医张家声,擅长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症、颈椎病、阳痿、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头痛、痛经、面瘫以及心理疾患。
供稿
针灸科李佳旋
整理、编辑
李丽萍
主编|马丽昕
温馨提示
您好,目前我院已全面恢复日常诊疗及住院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密集就诊,我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实名预约分时段就医。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建议限一位家属陪同。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请全程配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