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口眼歪斜的病号有很多,常常有很多面瘫患者问得了面瘫急性期可以针灸吗?回答是可以,越早针灸效果越好!
通常面瘫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时,医生说急性期不能针灸,否则会加重病情,加重面神经的损伤,如果想针灸,一定要到一周以后才可以。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很多不是针灸专业的中医医生,由于对针灸学的一些理论不熟悉,也会建议患者一周后开始针灸。
这里首先明确的告诉大家:得了面瘫,越早针灸,恢复越好!
一、面瘫是什么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的常见原因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炎症等。周围性面瘫病变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其次还与面神经血管受压、神经源性损伤以及耳源性疾病等有关。
中医认为,面瘫多由正气亏虚,外邪趁虚而入,导致本病的发生。风寒与风热多见于面瘫初发即急性期,而气血不足则多见于面瘫恢复期。
二、面瘫都有哪些表现
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
外伤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可分为早发性(损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和迟发性(伤后5~7天出现面瘫)两种。依据伤后面瘫发生的迟早、程度,电兴奋和肌电图检查,可评估面神经损伤的程度以判断预后。
三、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面瘫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一般选取阳白、太阳、颊车、地仓、翳风穴、合谷穴等,面部用浅刺、轻刺激、不使用电针,除了浅刺,还可以配合艾灸以及面部闪罐。恢复期阶段,患者大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多选择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做补法,来促进气血恢复,调和经筋。在这个时期,面部腧穴可以针刺稍深一些,配合电针刺激也会有利于面部神经恢复对肌肉感觉的控制。
2.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3.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4.中药治疗
四、如何护理及注意事项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眼药水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2.饮食护理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得了面瘫不可怕,抓紧时间到针灸科来治疗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