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支那是骂中国人的话,如果听见有谁叫我们支那人,我们是很气愤的,如果是日本人,我们就回骂他们小日本猪,意思是他们不但个头小,脑子还愚蠢,这样回骂一下,是不是就扯平了,很难说,通常对骂的双方,弱势的一边,受的伤害要多一些,因为强势者除了骂,还有许多方面可以欺负你,所以通过对骂,也可以看出双方的强弱。
美国人不怎么在乎被人骂,他们自己骂自己更厉害,民主党被称为驴党,也就是蠢驴的驴,民主党似乎也无所谓。中南半岛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也被叫做印度支那三国,或简称印支三国,那支那二字,我们也不喜欢,但那三国实在是太弱了,所以也没去追究为何那样叫,假设日本有个地方叫什么支那,我们大概会很反感。
汉人其实也是很喜欢骂人的,以前对于外来人,从海上来的叫夷,陆地上的邻居叫蛮,蛮是骑马的,汉人跟蛮战斗了几千年,虽说中间也被灭过,出现了元、清这样的政权,但总的来说,打了个平手,不也把当年的什么匈奴、鞑虏扫荡干净了吗?后来夷来了,夷坐船而来,坐船的比骑马的厉害,几千人就长驱直入,直捣京城。
夷爱钱,喜欢做买卖,后来从海上撤退了,长年龟缩在沿海的几个小岛上喝啤酒,如香港、澳门,也奈何不了他们。但我们也有报复的招,比如这个夷字,把他们叫做英夷、法夷等等,夷有杂的意思,想到西方人头发的颜色与动物皮毛更接近,叫夷相当于叫杂种,其中暗含的得意是不言而喻的。打不过你,骂你又怎的?
汉人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一度也是很损的,前面提到了匈奴、鞑虏,其他还有什么回子、苗子,在这里奴、虏、子都含有贬义,无非表示我大汉才是主人。记得读过一本50年前的地图,里面介绍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时,都在那些族名上加上反犬旁,那些字如今打不出来了,比如壮族的壮,是左边反犬旁,右边一个儿童的童,后来反犬旁改成人字旁。
其余苗、瑶、侗也是如此,左边都有反犬旁。还有地名的贬称,乌鲁木齐叫迪化,尚未开化,需要启迪,呼和浩特叫归化,基隆叫鸡笼。以前把台湾原住民统称高山族,还以为好亲热,其实这是贬称,山上人的意思,现在分得仔细了,有卑南,阿美,泰雅,邵等不同族群,张惠妹是卑南族,高金素梅是泰雅族。
对周围的邻国,也有贬损的叫法,棒子(朝鲜)、老毛子(俄罗斯)、红头阿三(印度)、倭寇(日本)、交趾(越南)等等都是,至于柬埔寨、老挝、缅甸,那“寨”、“寮”(老挝又称寮国)、“甸”,是小山村小平地的意思,大概很没把那些小山村放眼里,南方的几个蕞尔小国而已,相当于广西的寨子,云南的坝子。
想起一个英文词nigger,黑鬼的意思,专门用来骂黑人的。那时学英文,老师一再强调,黑人叫negro,不可以叫nigger,千万不可以,不要弄混淆了,可是强调得太厉害,反而记不住。一次我和一个小兄弟在酒店外遇到一个黑人,小兄弟热情洋溢地迎上去,他本来想喊hi,negro!可被老师吓糊涂了,结果喊成了hi,nigger!
黑人朋友一时愣住了。这本来是一句骂人的话,可小兄弟一边说,一边走上前,露出真诚的笑容。那黑人高达一米九,皱了皱眉头,转身大步走回了酒店。幸好是在中国,要是在纽约哈莱姆,一个耳光下来,小兄弟准面瘫。也幸好是那个时候,换了如今的黑命贵时代,别说被黑人揍,连旁边的白人或黄人也会跟着一齐揍。
姚明在自传里讲过一段经历,他刚加入火箭队那会儿,英文不够熟,训练还需要身边有个口头翻译,在讲解传切配合时,两人常常一边比划,用手指着某个队员,一边用汉语说nage(那个),那个那个谁,应该如何如何。nage的发音近似nigger,而NBA的队友通常又都是黑人,有那么一段时间,队友都很气愤,以为姚在骂他们,好在姚个大,他们打不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