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摘英·针灸
__合谷穴——“面口合谷收”尺泽穴太冲穴
_____足三里——“肚腹三里留”
百会穴
__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过《还珠格格》
里面的容嬷嬷有没有一度成为你的童年噩梦呢
不管怎么说
这使得年幼无知的我从此对扎针产生了恐惧
即使是在针灸课上也不例外
这细细长长的针灸针
扎进去也太恐怖了吧
直到我来到了夏老师的针灸课堂······
_针刺初体验——合谷
_合谷穴简便定位: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面口合谷收
主治病症:
1、治疗面口疾病如面瘫、牙痛、头痛等。
2、运用于妇科活血,促进子宫收缩,所以正常经期或怀孕时不应取合谷穴,否则会造成经血止不住甚至流产,若出现痛经、经血少且发黑或怀孕期间滞产,则应取合谷穴。
3、和太冲穴(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结合——开四关,去邪气。
4、和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髀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大椎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三者结合,可以治愈外感发热。
《黄帝内经》原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所以合谷穴取穴要取对侧合谷穴,不能取同侧也不能两者都取,否则会削弱疗效。
针刺操作:先用酒精棉球对穴位消毒(打圈,防止污染),待酒精挥发或用干棉球拭干,快速插针不痛,插针后提插或撵转会有酸胀感,若碰到血管仍会感到疼痛,针刺时要等候经气到来,气未至时要耐心等待,若针下得气,就不要再继续用针,针下气至,即为有效——气至而有效;需要留针约30min。拔出时不能单手拔针,而应该左手用干棉球摁住,右手缓缓拔针。
↑操作视频
在夏老师の盛情邀请耐心教导下
很多同学们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中的针······
如果实在没有把握
也可以给夏老师撒个娇让他给你来一针
针刺合谷现场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