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PSH护理部”一起玩耍
晚期面瘫
动力性修复
主讲人:马宁
2月20日下午,我院马宁医师与病区护士们分享了《晚期面瘫动力性修复》的内容。本次分享从面瘫的发生机制、动力性修复的历史沿革、手术方案等方面展开,马宁医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幽默生动地展现了治疗的全过程。即丰富了我们的基础知识,也拓展了我们的临床视野,小编获益匪浅,特意总结与各位读者一起再次学习。
晚期面瘫晚期面瘫是指病程超过2年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它严重破坏面部功能和美学,极易导致患者身心和社交障碍。
据报道,面瘫三个月后,肌肉开始萎缩,超过2年,肌肉出现不可逆萎缩。
马宁医师指出整形外科专业领域的面瘫为周围性面瘫,需与中枢性面瘫相区分,区分的方法为观察患者的表情,面瘫侧眉毛可动,为周围性面瘫。各位读者记住了吗?
动力性修复晚期面瘫修复方法包含从非动力性的软组织悬吊到动力性的神经肌肉移植动态修复。
马宁医师讲解的动力性修复包含神经肌肉的移植。与静态悬吊法不同,动力性修复(我院目前采取手术方法)为采取腓肠神经与股薄肌,在一期手术完成神经采取,并与形成跨面神经吻合;二期手术时采取合适的肌肉(包含神经、血管)并于跨面神经吻合。
但是该类手术耗时较长,因此目前也有研究报道为克服这一缺点,行一期修复面瘫,并在临床取得成功。
01显微手术一直以来,小编都有一个疑惑:显微手术到底是做什么的手术?
本次授课终于解答了小编的疑惑。
马宁医师:简单地讲,就是神经与血管的手术。
显微外科技术是指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
外科医生在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下,使用特制的显微手术器械,用比头发丝还细的针线,对细小的血管、神经进行分离缝合。
外科医生在进行显微外科小管道吻合时,一定要有显微外科基本技术。
02感觉神经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周围神经根据传递神经冲动的方向不同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由周围向中枢传递神经冲动,产生感觉,又称为感觉神经;而传出神经由中枢向周围传递神经冲动,产生运动,又称为运动神经。在脑神经和脊神经,在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那么在晚期面瘫动力性修复手术中,采取的是哪一类神经呢?
答案是:感觉神经!
原因为:首先采取非运动神经不影响下肢的正常运动,其次腓肠神经的支配的感受范围与其他神经相重合,且有研究显示采取神经半年后即可完成代偿并对日常生活无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