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歪斜一般是面瘫的表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口眼歪斜”、“歪嘴风”、“口歪”、“吊线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
面瘫分型有两种,一种是中枢性,病因多见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还有一种是周围性,病因多见于受寒、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今天主要了解一下周围性面瘫。面瘫主要是行经颞骨内的面神经主干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充血水肿,病变部位全在面神经管内。病因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血管痉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面瘫有什么表现口角歪斜,漱口漏水,鼓腮漏气。一大早起来刷牙,发现漱口漏水,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了,甚至一笑发现一侧口角明显歪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注意了,此时十有八九是得面瘫,应及时就医。
一侧眼睛闭合不全,眼睛干涩或迎风流泪。如果您发现一侧眼睛出现闭合不全,眼睛莫名其妙出现干涩或流泪增多,这个时候也要警惕,以上可能是面瘫首发症状。
不明原因出现耳后疼痛、耳鸣、听觉异常。当您发现一侧耳后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甚至感觉听声音异常的敏感,或伴有耳鸣、头痛,这时也要注意,是不是要发面瘫了。
“抬头纹”变浅,抬眉不灵活。一侧抬头纹变浅、甚至消失,抬眉无力或者感觉眼睑沉重,视物疲劳。
舌头麻木,口干或流涎增多。有很多面瘫患者发病都伴有舌头麻木,食之无味,同时伴有口干或流涎等症状。
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甚至长出疱疹,疼痛难忍。若耳朵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甚至长出疱疹,疼痛难忍,要当心是不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了面神经。一旦出现这一症状,医院就诊!伴有疱疹的面瘫若得不到早期治疗,多数会留下后遗症。
得了面瘫应该怎么办?医院就诊,医生会判断面瘫的性质、病因,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越早治疗预后越好。积极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中医根据辨证分型给以祛风、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西医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营养神经、促进局部炎症、水肿的消退和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为主。
其次应注意防护。周围性面瘫主要为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以,平时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尤其酒后、出汗等情况下避免直面风、穿堂风的侵袭。发病期间应避免局部遭受风寒之邪侵袭,外出时戴口罩保护患部。
另外可每日自行按摩患侧,以免日久面部肌肉萎缩,并促进康复。
平时应该如何预防面瘫(一)生活起居
1.病室避免对流风,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
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二)饮食指导
宜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软食或半流饮食,进食时多将食物放在健侧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玉米,洋葱,山楂,海带,大枣,苦瓜,冬瓜,黄瓜,香蕉,丝瓜,南瓜等。尤其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芥菜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避免辛辣、硬、粗糙、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面瘫时因面部麻木肌肉表情不受控制,直接影响形象,易产生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鼓励家人多陪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
2.指导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节情志,增强信心。
(四)康复指导
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配合针灸,推拿,拔罐,进行康复锻炼:锻炼前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每次15~20min,并于早晚自行训练面部肌肉—面瘫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