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治疗贝尔氏麻痹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如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等)、维生素治疗(vitb1 、vitb12 、甲钴铵片等)、血管扩张剂(地巴唑等)、神经营养药治疗(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理疗、功能锻炼及手术治疗,在急性期(发病7~10 天以内)治疗方面,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面神经局部水肿等功能,故贝尔氏麻痹急性期采用激素治疗几乎已经成为广泛应用方法激素治疗要足量及短期(2周左右)使用国外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特别是急性期)使用强的松非常有利,临床恢复比单纯使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acv)好,可减少面神经更加损害的机会和面肌痉挛的的后遗症,不能使用强的松的病人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
临床发现,及早应用针剌及类固醇类药物(强的松等)治疗的完全性贝尔氏面瘫患者93%以上恢复,单纯应用类固醇类药物(强的松等)治疗患者只有85%恢复,而没有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只使用维生素和扩血管药治疗的患者仅有68%治愈另外,手术疗效至今尚难肯定,只宜在严重病例试用
根据临床观察,可将面瘫分为5期:ⅰ期为急性期, 7~10 天之内; ⅱ期为恢复期,10天~1个月; ⅲ期为观察期,2~3 个月; ⅳ期为难治期,4~6 个月; ⅴ期为后遗症期,6 个月以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主要针对第ⅰ、ⅱ期患者且认为,面瘫患者针灸治疗越早越好,同时ⅰ、ⅱ期患者均可口服西药激素、地巴唑、维生素b 族等药物,能有效地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及早消退,提高局部营养代谢,加速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总之,急性期以常规西医治疗结合针刺,恢复期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营养神经西药及中药治疗急性期、恢复期及观察期忌用电针;后遗症期可稍加强面部穴位的刺激量,予深刺或透刺、也可电针,但刺激量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面肌痉挛最后还须记住,面部的功能训练(每天数次对着镜子坚持做10-15分钟的面部运动,如抬眉、举额、用力闭眼、露齿、抬口角、鼓腮等动作)应尽早开始
贝尔氏麻痹(面神经炎),是因茎乳孔内急性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确切病因未明,长期以来认为本病与嗜神经病毒,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可能是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面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面瘫贝尔氏麻痹病理主要是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脱失,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以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着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口眼?斜等”范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zl/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