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经内科面瘫

面瘫概述:面神经受损所致的面肌瘫痪单侧面瘫,病侧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具有自限性,康复后可正常生活疾病定义: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为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导致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缺损症状。面神经从颅内中枢发出,最后分布在面部,支配面肌运动。面神经通路较长,其中任何一处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受损,均可导致面神经麻痹。病因: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可分为引起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类。引起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以卒中、肿瘤、颅内感染等为主,而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则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感染、外伤等为主所有面神经麻痹患者中,有70%左右是由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所致。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包括:感染:亨特综合征、莱姆病、脑炎(真菌、细菌、病毒)、中耳炎、乳突炎、迷路炎、腮腺炎等;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等;炎症免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肿瘤:脑干肿瘤、面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桥小脑脚肿瘤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外伤: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医源性损伤、新生儿产伤等。诱发因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诱发因素为寒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与季节更替存在相关性,冬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气温越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率越高。中医治疗:在国内临床上,经常采用针灸、理疗等方法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处方:眼斜:阳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口斜:颊车穴、承浆穴、地仓穴等……中药治疗:对症下药这点就不用强调了1、风寒阻络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风热阻络型:采用大秦艽汤,起到祛风散热、清热通络、止痉的作用;3、风痰阻络型:采用牵正散,起到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作用;4、气虚血瘀型:采用补阳还五汤,起到益气、通络、补益气血的作用。日常护理:日常护理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闭眼不能或闭眼不全患者应对眼部进行特别护理。口部肌肉功能失调的患者,应改变饮食方法,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可能有助于疼痛缓解。心里护理:大多数患者因面部口角歪斜等症状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家属应协助患者了解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加强心理建设,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疏导,稳定其情绪。面部康复:睡前可用50°C~60°C的热毛巾温敷病侧眼睑部。排除面部损伤等病因后,可加强面肌的运动,如协助患者从病侧的口角向上方用掌根螺旋式按摩面部。配合医生做康复运动,鼓励患者多锻炼病侧的面肌,并加强表情肌的运动,如多做睁眼、开口笑、撅嘴唇、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眼部护理:闭眼受影响的患者应对眼部进行特别护理。白天可使用润滑滴眼液,晚上使用眼药膏以保持眼部湿润。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或可有助于缓解疼痛。口部护理:口部肌肉功能失调的患者,改变饮食方法,如用吸管吸食液体、进食软质食物、细嚼慢咽。

预防:

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接受冷风刺激。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学会自我保健,调理自身状态。

对其他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疾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病因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高血压患者坚持控制高血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性神经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zl/17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