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快到了,我们该如何预防面瘫

秋天、冬天

是周围性面瘫的高发季节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也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周围性面瘫有何表现?

面神经麻痹引起面部的肌肉瘫痪,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极大不便,承受着身心巨大的压力。

周围性面瘫有何表现?

①静态:患侧可见额纹变浅、眼裂增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与健侧呈不对称状态;

②动态:患侧不能完成皱额、蹙眉、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如闭目露白,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等;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性面瘫,还可伴有耳后疼痛、外耳道疱疹等。

最佳治疗时机

周围性面瘫可分为三个分期。

①急性期:发病1-7天内,此时面神经水肿仍处于进展状态,面瘫症状可有加重;

②恢复期:发病8天-3个月,此时面神经水肿逐渐减退,损伤逐渐修复,是面神经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

③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后,此时面瘫仍不能痊愈,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称为顽固性面瘫,是临床上一种难治病。

综上,周围性面瘫越早治疗越好,在急性期就应尽早就医以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传统理疗方式有哪些?

传统理疗有哪些方法呢?

1针灸:下关、翳风、瞳子髎、迎香、颊车。采用浅刺、轻刺,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的手法,针刺方向与神经和肌肉走行方向一致,留针20-30min,每日1次。

2急性期可以用超激光照射局部,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消除,减轻疼痛。

3.患侧面颊部火罐法:用玻璃罐闪火法,在患侧面颊部以“颧”为中心拔火罐,将半侧面部肌肉紧紧吸聚到一起。

4.穴位注射法: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每穴注射0.5ml,每次用3-4穴。

患有面瘫的朋友,除需接受医生给予的专业治疗和康复训练外,下面几招自我训练方法可协助您早日康复:

①抬眉训练:尽力将患侧眉毛向上抬起;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完成;

②闭眼训练:让患者用力使眼裂闭合;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完成;

③耸鼻训练:向上牵拉鼻部皮肤;主要依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完成;

④示齿训练:嘱患者做龇牙状,口角向侧方移动;主要依靠颧大肌、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运动完成;

⑤努嘴训练: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主要依靠口轮匝肌运动来完成;

⑥鼓腮训练:嘱患者双唇尽力紧闭,使双侧颊部充气呈膨胀状。主要依靠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来完成。

治未病科

医院治未病科是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点专科,阳江市中医治未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阳江市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中心,治未病团队共有医学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4人,诊疗范围涵盖内外妇儿各科,设有中医亚健康调理门诊、中医妇科调理门诊、中医儿科调养门诊、中医理疗门诊,致力于各类人群的疾病调理、亚健康状态调理、体质调理,服务技术包括中医体检、中药、推拿、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

医生介绍

黄基明

主治医师,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尤其是运用埋线治疗肥胖症,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寻麻疹,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曾于医院进修一年的软伤学,医院师从岭南中医骨科名家林应强教授学习林氏正骨手法,还在针灸科学习陈氏“飞针”和埋线减肥。

莫志强

长期从事针灸、康复、理疗工作。医院进修。年参加卫生部在辽宁举办为期一年的全国康复理疗学习班,医院金石正,中闰康复中心于兑生,医院岳寿伟等。对颈肩腰腿痛和颈椎变直,耳石症徒手复位,采用电兴奋治疗各种眩晕症,针灸治疗各种痛症,药物导入治疗痛风,五联法治中风后遗症都有较好的疗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zl/179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