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图点穴法治疗面瘫周围性面神

脏腑图点穴推拿治疗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是指在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面部肌肉麻痹、口角歪斜的周围性面瘫。此病是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年龄段为多。绝大多数为一侧性面瘫,中医称“口眼歪斜”、“吊线风”、“口癖”。《灵枢·经筋篇》中早有描述:“卒口僻,急着目不合”。面神经麻痹起病后,用推拿方法治疗,多能很快治愈,有些顽固性的面瘫久治不愈的,使用推拿也能够使其痊愈。特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临床上追溯起病原因,一部分患者有受凉史,多从热环境中突然到冷环境中,或面部受到冷风吹拂过不久后发病。一部分患者于发病前有病毒性感冒症状,或因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另外还有骨质增生,肿物压迫等也可引起面瘫。以上原因可致使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收缩,易使血栓形成,面神经组织因缺血、水肿、受压引起功能改变,血液循环障碍是致病的中间环节。中医辨证认为是风寒闭阻或风热侵袭而致淤血阻络,使经筋弛缓不收而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

通常是急性起病,一部分病人在睡眠后,或在冷风吹面后,发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部分病人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下乳突区或面部的轻度疼痛,有的压痛明显。患者自觉面部僵硬、表情活动受限,口角歪斜,食物滞留病侧的齿颊间。检查可见患侧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皱眉、蹙额、露齿、鼓腮、吹气。闭目时患侧眼帘不能闭合,有0.5~1cm的缝隙,亦称闭目露睛。

患侧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瞬目反射均减弱或消失。当病变在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神经时,病侧舌面2/3味觉障碍;如在镫骨肌支以上时有味觉损害和听觉过敏;如膝状神经节被累及时,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剧痛和感觉减退。面神经完全变性者如在6个月后仍不能完全恢复时,常出现瘫痪肌的挛缩,而形成倒错现象或出现面肌痉挛,治疗不当将留下终生后遗症。

治疗方法

首先运用脏腑图点穴推拿疗法。取穴如下:阑门、建里、气海、带脉、章门、梁门、石关、巨阙、上脘、中脘等。以上诸穴次第点通,气通即止,不可太过。再用面部之口眼歪斜法。将翳风、地仓、颊车、太阳、大椎等穴点通。还可根据舌象、脉象配以其他手法。

面神经麻痹有一个发展过程,面瘫的第一周内,过强的刺激反而不利病情的好转。运用推拿手法治疗一般3~7天病情就会有明显的好转,面神经无变性反映者7~10次即可恢复。面神经受损部位较深者,要多治疗几次,直至面瘫痊愈。

病例1

·张XX女60岁家住青岛市南区年7月中旬因睡觉吹风扇,第二天出现口角歪斜,左眼不能闭合,见风流泪,不能蹙额、鼓腮、吹气和露齿,吃饭时左齿颊存饭。左鼻唇沟消失,左侧头疼,夜不能寐。医院针灸治疗一个月未见好转。

·治疗经过:年8月20日初诊,用脏腑图点穴疗推拿法先将阑门、建里、气海、带脉、章门、梁门、石关、巨阙等诸穴放通。再点上脘、中脘。再点阑门、建里、气海一次,后引气归原。再用面部之口眼歪斜法。将翳风、地仓、颊车、太阳、大椎等穴点通,手法要轻,重则损伤难治。治疗一次,症状减轻,头痛消失,睡觉好。经第二次治疗后,左眼可以闭合,面部歪斜减轻。经连续治疗10次痊愈。

下次准备说说-----如何防治小儿肺炎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05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