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迪士尼首位亚裔公主终于登场了。昨晚,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兰》预告片播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讨论。
早在去年定妆照刚出来时,刘亦菲就带出很多话题,毕竟能获得了好莱坞认可,让中国文化再一次走向世界就很圈粉了。
然而,预告片出来,效果并没有想象中让人惊喜。
01刘亦菲再现面瘫演技《花木兰》预告中,刘亦菲颜值依然在线,打戏也是很燃,打斗场面,刘亦菲的身段依然柔美,长发飘飘颇有当年神仙姐姐的风采。
刘亦菲早年打戏积累下的底子,在这部片子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骑马舞剑不在话下。但是她的表情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打斗时动作善良,一脸peace,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面瘫三连
继续瘫
刘亦菲文戏也没有突破。得知自己要出嫁,笑容渐渐消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甚至还表现出一丝疑惑。
她坐下来的表情也略显呆滞,只看这个动图,说她是反派都有人信吧?
但她说话时,又表现得很平静,与上面严肃的表情存在很大反差,目光也有点散。
花木兰是非常坚毅的一位女性,刘亦菲拍文戏时,眼里还是缺了不少这种决心和坚毅感。
一个马步向前一记左钩拳右钩拳,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
除了主角,配角阵容也很庞大。李连杰、巩俐、安佑森,还有杨紫琼、甄子丹、郑佩佩……这种战斗力的国家还需要花木兰从军,是因为反派是巩皇吗?
02迪士尼拍得太敷衍今年5月,巩俐透露《花木兰》投资超过3亿美元(20亿人民币),导演妮基·卡罗的丈夫也曾透露《花木兰》是史上制作成本最高的女性导演电影。但预告片出来,场面却有些令人失望。
赵薇版《花木兰》已经让人失望透顶,唯一期待美版,结果花木兰却变成了梅莉达,还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蒙古风。
众所周知,中国观众心中的花木兰,多是身穿铠甲,大大咧咧的女汉子。
“不知木兰是女郎,安能辨我是雌雄”,国内影视作品中的花木兰扮演者,也在努力往这个形象靠拢。虽说演得都不算特别出色,但“男扮女装”还是看得出来的。
可刘亦菲的形象,一看就是女儿身,还是仙女下凡的那种。中国观众看,很容易就会出戏。
细节体现诚意。开篇一出场,刘亦菲直奔施工现场。
预告片里的打斗场面,充其量就是国内普通影视剧水平。刘亦菲厮杀的这一part,相信张纪中、冯小刚都能拍得出来。
袁咏仪版《花木兰》算不上是合格的作品,但在打斗场面也不敢马虎。
赵薇的《花木兰》也是乏善可陈,但在道具细节上也算比较认真了。
而刘亦菲这一版,沙场居然没有几个人。
刘亦菲的男装扮相,镜头一闪而过
建议好莱坞去学学康熙大帝御驾亲征时的队伍吧,这不是踢足球,也不是打马球啊!
雪崩拍得像朵白云,几个杂兵敷衍得不要太明显,这还是那个能拍出《指环王》千军万马的好莱坞吗?
甚至还没有动画出彩。
烟花也给省了,所以,迪士尼20多亿都花哪去了!
03《花木兰》到底拍给谁看?花木兰是虚构人物,别说外国人了,中国很多人对其了解也只是通过一首《木兰辞》。
如果不是年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全世界就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人物的存在了。
刘亦菲这一版本,费尽周章请那么多华裔演员,要说是拍来给外国人看的,似乎有些站不住脚。而且又缺少了另一个灵魂人物——木须龙。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木须龙和花木兰是一体的,缺一不可。
20年前的动画里,花木兰代父从军,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便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Mushu)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正是因为木须龙的存在,才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具体。
今天,很多外国网友对新片删掉木须龙表示不满,认为这完全是一个新电影。而且花木兰扮男人的情节也不够突出,刘亦菲形象反差不强烈。
总是一副“神仙姐姐”的姿态在战场打打杀杀,中国粉丝可能会觉得很燃,却很难引起外国观众共鸣。
但要说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bug就更多了。
《木兰辞》是南北朝的故事,但刘亦菲的妆容却有两种说法。一方认为,她画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晓霞妆和寿阳落梅妆。另一方则认为,这个梅花钿是上官婉儿创的,地地道道的大唐妆容。
额黄妆的确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得到全面普及,还衍生出花钿妆,花钿妆甚至还将当时的女人分为好几个等级。由于唐朝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南北朝,近年很多影视作品都会还原当年的妆容。
《深宫计》
《武媚娘传奇》
《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的说法,花黄即额黄。唐朝的额黄是从南北朝的额黄继承过来,虽继承了色调,却未继承风格。
南北朝女子涂额黄,采取的是“约黄”的手法。即在前额仅涂一半黄色,再以清水推开黄色,向另一半肌肤缓慢过渡,整个额头呈晕染之状,娇媚但是不失含蓄。
唐朝女子涂额黄,采取的却是“平涂”的手法。先将额头全部涂黄,深浅变化不明显,也没有浓淡过渡,每一寸都是最明亮的黄色。而刘亦菲的这个妆容,似乎更像唐妆多一些。
“妈妈桑”这一段就更有大唐盛世的感觉了,不禁令人唱起来,店里面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
比妆容更抢眼的,还有预告片开头的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产物。
可无论是明清还是唐代,土楼在《花木兰》出现明显是与历史不符的。
花木兰虽是传说中的人物,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记载,但她早已被公认是北方人。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河南虞城。
湖北黄陂也有参与“木兰之乡”之争。
迪士尼莫非是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随便在唐人街找了一个顾问?
不过,洛杉矶唐人街多是福建、广东人,福建土楼也许是被“夹带私货”了。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胡建人。
此外,中国南北朝时期,美国不存在,英国历史还是空白,花木兰却在电影里狂飙英语,不少较真的观众会认为,这样有些突兀。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有“中国演员征服好莱坞”的错觉。一众演员里,巩俐李连杰是新加坡人、刘亦菲郑佩佩是美国人、杨紫琼是马来西亚人、安佑森是新西兰人……主创人员几乎没有中国人,这版花木兰跟年的动画一样,美国都在在努力与中国划清界线。所以,这还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外国片。
迪士尼拍电影用英语很正常,只是,这次是中国文化离迪士尼最近的一次,如果一众演员们能亲自配国语原声,相信会有不少国内观众愿意二刷。
04《花木兰》还算不上惊艳迪士尼持有花木兰IP,掌握着最终话语权,但拍出来的却是他们自认为的花木兰,自认为的中国文化。唐代的妆容,福建的土楼,讲着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故事,这是混搭还是集体穿越呢?
说是拍给全世界看,迪士尼没有尊重原版动画。说是拍给中国人看,片子又是槽点满满。仅从预告片来看,感觉这花木兰就是按着卧虎藏龙章子怡来设定的,并没有让人很惊艳。
当然,也不排除整部电影出来后会有很多亮点,说不定正片会有惊喜呢?毕竟《阿拉丁》之前也是不被看好,最后全靠口碑逆袭。
但迪士尼的水准也经常不稳定,今年的《小飞象》已经扑街,去年的《胡桃夹子》和早年的《灰姑娘》口碑也很一般。但愿《花木兰》别拍成四不像,新片出来希望能有所突破吧!
撰文:怪兽少年
吃瓜大表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