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气温的持续降低,圣爱·迎超核心系统针灸研究院出现了不少症状相同的患者:一侧面部肌肉僵硬,表情肌瘫痪,不能闭目、皱眉,嘴角?斜,鼓腮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滞留于口腔内。患者多数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这些异常现象,战战兢兢,前来就医。在此,我们提醒广大患者:不必惊慌,这只是“面瘫”在作怪。
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相当于中医所论的“口僻”、“吊线风”、“口眼斜”等病证,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不过在秋冬季节更常见。临床上一般以上述症状为主,重者会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同时出现耳后、外耳道疼痛、疱疹,甚至听觉过敏等症。
从中医角度来讲,此病大多因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所以秋冬时节,人体抵抗力下降之时更易多发。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云:“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口眼?斜。”
1
为什么面瘫秋冬季高发?
秋冬季是“面瘫”的高发季,中医认为是人体过度疲劳,再受风邪侵袭,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经络失和,造成口眼?斜。西医的理论认为是病毒侵袭面部神经,或者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导致面瘫。
1
得了面瘫,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经常有患者提出疑问:得了面瘫,该看中医还是西医?多久能好?能不能自愈?从临床经验来看,西医对于面神经炎尚无确切疗效,通过服用药物只能达到营养神经的目的,于疾病本身的恢复来讲,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针灸对于面瘫的神奇疗效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通过经气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发病以后,越早就诊疗效越好。在接诊过程中,不少患者盲目相信各种偏方、秘方,不仅得不到专业的诊治,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
针灸治面瘫立竿见影张某,女,23岁。左侧口眼向右歪斜10天。
患者10天前起床后出现左侧口眼歪斜、脸木,到医院检查。头颅CT正常,诊断为:面瘫。住院治疗10余天,口眼歪斜无明显好转。经家人要求,往深圳回昆明治疗。经亲人介绍,到圣爱·迎超核心系统针灸研究院治疗。治疗5次后,口眼歪斜恢复一半,脸木明显好转;针灸10次后,口眼歪斜基本恢复正常,脸木已消失。现巩固治疗中。
作为迎超核心系统针灸研究院学术带头人的李迎超医生提到,针灸治疗面瘫多采用远近配穴法,根据不同病人的自身情况,进行组合治疗,以疏通经络、调节局部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标本兼治,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
面瘫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1、尽早治疗,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2、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避免粉尘入眼。不能用脏手帕擦眼泪,临睡前使用有润眼、消炎作用的眼药水,并用纱布盖眼或戴眼罩。
3、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面部直接吹冷风,用毛巾热敷和按摩患侧面肌,练习皱眉、闭眼、鼓腮、叩齿等动作。
4、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进餐前后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如果发生面瘫,早诊断、早治疗,首选针灸治疗,不可讳疾忌医,贻误病情;合理就医规范治疗,避免到处就医过度治疗。
李迎超
名医档案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曾工作于河南省体工大队门诊部,毕业以后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淑芬教授,军医田兴大校学习推拿、正骨。在十余年的临工作经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采用针灸的平衡针疗法,八字疗法中医推拿,正骨点穴,专业、专心、专注于治疗各种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立竿见影。颈腰疼痛、膝关节骨质增生、更年期综合征
针灸治疗:颈椎病、头晕、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网球肘、足跟痛、尾骨痛、各种小关节错位、面瘫、中风后遗症及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妇科炎症;
其他疾病:失眠、耳聋、过敏性鼻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
北京馆:周一至周五下午
世纪城馆:周二上午
扫码或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