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与ldquo平衡rdquo

美工:常会敏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简介

王科

主治医师

擅长头颈颌面部肿瘤、面神经疾病的诊治

面瘫知多少

面瘫的发病率高达0.02%~0.03%,而据流行病学调查可知,我国年发病率为0.%以上,与欧美国家的年发病率相比,高0.02%以上。面瘫造成患者面部神经运动障碍,功能削弱乃至出现完全性麻痹的情况。大多出现在为眶周、额、面中以及口周这四个部位,在患者静态与各种动态表情运动时甚至会产生麻痹的状况,例如在患者微笑时,出现面部不对称,乃至发生脸睑闭合困难、面部痉挛等状况。面瘫作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具体分为先天性面瘫、后天性面瘫两种,其中后者主要原因有感染、创伤、肿瘤切除等。患有面瘫者,其症状表现多为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该病可在任何年龄段、任何季节发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

面神经麻痹的分类及表现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多为一侧损害后引起患侧完全性面部表情肌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闭合困难,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偏向健侧,露齿吹哨动作不能。双侧面瘫者表现为面部呆板无表情。

2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由于脑部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损害脑皮质或皮质延髓束而引起的面肌麻痹。多为一侧脑部病变所引起,其特点是对侧眼眶以下面肌麻痹,常伴有肢体瘫。临床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下垂向患侧,吹气露齿不能,但无额纹消失与皱额整眉、闭眼动作障碍,多伴同侧肢体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

面神经受损可在不同部位,其病因不同,故作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后,应对病因及病损部位作进一步确定。

常见病因:

1.自脑桥下部面神经运动核到内耳道口之间的颅内疾患,特别是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炎后的疤痕粘连,颅底骨折等可致面神经受损。

2.颞骨及其附近的病变可致面神经炎症、水肿、受压或断裂,其中最常见的是Bell麻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面神经水肿。另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颞骨骨折、中耳癌、乳突根治手术时的损伤以及耳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等。

3.颈上深部和腮腺的肿瘤压迫或手术损伤,颈上部或颜面部利器刺伤出茎乳孔后的面神经主干及分支。

4.各种传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并发的面神经炎,如疙疹病毒感染、铅中毒等。

第一张

面神经的位置:

面神经为第7对脑神经,大部是运动纤维,小部为副交感及感觉纤维。面神经和管听力平衡的前庭蜗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

分支:

①鼓索:传导味觉冲动及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

③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

Ⅰ级: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Ⅱ级:轻度功能异常。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

Ⅲ级:中度功能异常。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减弱,用力后闭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

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

Ⅴ级:重度功能异常。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面部不对称。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

Ⅵ级完全麻痹无运动。

综上所述,出现面瘫,要尽早就医,明确病因,积极治疗,以防耽搁病情造成不可逆性面神经损伤。在出现面瘫时需注意是否伴随头晕不适等症状。至于面瘫的治疗,以后我们再介绍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93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