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王道艾灸

一、概述

艾灸养生是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艾灸疗法是用特制艾绒及多种药配方研发制成,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叶纯阳之性,有(温经扶阳,温热逐寒)之特性,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临床上除了用于寒症,慢性久病,及气血不足之外,长期施灸还能达到预防疾病及强身保健之作用,对妇科病,小儿及年老体弱者,灸法治疗比其它方法更为优越。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二、艾灸治病的基本原理

以热引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寒之症,内气虚也,脏腑寒也,用艾灸纯阳之火引出体内正气阳气,逼出体内湿气寒气,比如古艾世家的督灸,就是助阳的灸法典型。

借热助阳:从中医的阴阳角度来讲,最能代表阳气的是太阳。古人发现,把干燥的艾绒放在太阳底下烤,会起到一个助燃的作用,叫做“引天火”。古人发现艾的扶阳效果最好,所以选择艾作为艾灸的原材料。

解表驱邪:人为什么要生病呢?主要是人体外面的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管它叫邪气。这种东西不断地由体外进入体内,我们就会生病。治病的过程刚好是反过来的:通过阳气不断地生发,由里往外,把进入体内的邪气不断地排泄出去,就是中医讲的治疗疾病的过程。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主要为近红外线,热力穿透性强,可以透达10mm以上,并被机体吸收,被毛细血管传输到更深远的部位;艾灸的红外线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免疫能力。

三、男性女性艾灸能带来什么好处?

(一)女性常用艾灸有很多好处

1、调理宫寒,痛经

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调理宫寒,痛经。艾灸调理宫寒首先通过扶阳术来扶阳固本,增强脾肾功能,提高免疫,艾灸女性保健要穴来温宫暖肾,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系列妇科。艾灸调理痛经通过燃烧的艾草将热力和药力渗入经络腧穴来到达祛湿散寒通经活络理气活血,暖宫强肾从根本上调理脏腑的功能从而缓解痛经。

2、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烦恼

艾草燃烧后的药气和温热的刺激,可直接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烦恼,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灸乳房部及腋下部,能温通乳房及其乳络,使气血疏通,重灸乳房肿块处,能促进郁结消散;灸内关与足三里,能疏通臟腑经络,调和阴阳,阳气充足,能促进乳房肿块消散,增强体质,有利乳疾恢复。

3、调节内分泌

女性艾灸调理,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使人体的阴阳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在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调理妇科疾病的作用。

4、改善心脏功能

做完艾灸后会让心跳速度加快,并且心跳会变的强而有力,让心脏的输出量也得以改善,从而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

5、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很多人艾灸之后会表现为肠鸣音加快、并且让习惯性便秘症状也得以改善。可见艾灸同样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功能等作用。

6、改善全身微循环

研究发现,身体在没有艾灸前微循环流速相对来说比较慢,而艾灸之后就能加快全身微循环速度。并且,身体虚弱、肥胖或者患有高血压、哮喘的人在艾灸后红细胞流动速度同样也会加快,会表现为全身皮肤变红,更加细腻有光泽。

7、降脂减肥

研究发现,艾灸一次相当于连续运动3个小时,因此具有燃烧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肥的效果。

(二)男性艾灸常见好处

1、调理男性疾病

艾草的药力本身具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艾灸通过艾火的热力(温热刺激),补肾通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手脚冰冷、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能逐渐减轻。

2、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温补肾阳

而且艾灸疗法在《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可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温补肾阳,正如《内经》所云:“阴平阳,精神乃治。”

三、艾灸的时间

艾灸在节气的前后和节气当天效果佳,但是做艾灸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有效的。是要长期坚持的。另外,从季节上来讲,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冬病夏治,在夏天补足阳气才足以抵御冬季的寒气。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不宜太晚,建议白天艾灸最好),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需要每日连续灸,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四、什么时候、什么部位不适宜艾灸

1、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2、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3、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4、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5、妇女经期量多的时候也不宜艾灸

高月娥

国家执业中医师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康复医学)本科,从事相关临床10余年,遵循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先后在大学跟随福建中医药大学吴炳煌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郑美凤教授、医院眭承志教授以医院郑光亮院长学习。

擅长用针灸、推拿、刺络放血、刮痧、培元艾灸、走罐拔罐等技法和运动康复相结合整治。

骨科主治(不限于此):落枕,头晕头痛,急性面神经炎,慢性面瘫,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腱鞘炎,腱鞘囊肿,胸背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踝关节扭挫伤等。

康复科:中风后遗症及小儿脑瘫,运用传统的针灸和运动康复锻炼治疗。

妇科:女性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痛经,月经期偏头痛,产后头痛、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尿失禁、乳汁淤积,少乳,脾胃功能紊乱以及肥胖。

儿科:小儿的厌食、积食,免疫力低下等。

拿起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9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