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打ldquo贴rdquo

患有“冬病”:血压不稳、关节痛、怕冷怕风、小儿咳嗽、鼻炎等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时期,此时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方式,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10岁以上的儿童,还可起到有效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驱寒气养阳气强筋骨

慢病调治正当时

先看看这是你吗?

?总觉得嗓子眼里有东西、有痰,反酸、烧心,怎么咳也咳不干净;

?肠胃经常“闹情绪”,说痛就痛,想拉就拉,不分场合地搅局;

?鼻痒、鼻涕倒流、打喷嚏、还堵得很难受,想睡个好觉都难;

?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旁边一有人咳嗽就中招,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了;

?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神倦易困,大夏天也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迁延数年,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不会危及生命,又看不到头!

反复感冒?慢阻肺?哮喘、鼻炎、慢性胃肠炎?

还有痛经、天生怕冷…

不受折磨的时候,觉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复发的时候,觉得凄凄惨惨戚戚!

常言道“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老病、宿病、慢性病不要再拖了!“三伏贴”贴起来!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其药物都是温热性的,再利用三伏天中的炎热天气,人体毛孔打开,药物容易通过毛孔直接进入人体,达到驱寒化湿的目的,从而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使一些宿疾、慢性疾病得以缓解和恢复,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

简单地概括就是温热的药物借助炎热的天气,把体内的寒气排出的一个过程。

中医点“穴”,药效直通经络

现代工艺改进的三伏贴,是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对慢性患者能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调节人体的脾肺功能,是肌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敷贴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延长药效,更易吸收,尤其适用于小儿体虚易感者及服药过多的老人,具有操作简便、价廉、等优势。

很多人问,三伏贴看起来简单好操作,又很厉害的样子,是不是谁都可以贴呢?

才不是!三伏贴有很多讲究,医院中医科陈子瑜博士一一解答:

三伏贴也有一定的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症的其他疾病”。医生会根据一定的适应症,选择合理的穴位来贴,主要包括:

一是呼吸系统方面,包括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

二是消化系统方面,胃痛、胃胀、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三是骨关节软组织,风湿性关节炎、类腰痛、颈椎病等;

四是因寒证引发的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

五是体质较差的小儿,怕吃药也怕打针,三伏贴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亚健康人群同样适合。

?不是“万金油”,这些人不能用!

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及2岁以下的幼儿;

皮肤易过敏或贴敷处附近有伤口者;

正在发烧或咽喉发炎红肿等中医火热之证的人;

属阴虚火旺、常有内热,容易上火、烦躁、焦虑、失眠的人,不贴或者少贴。

?贴敷时间安排

一般需连续3-5年。每年的初伏开始,在中伏、末伏各贴一次,不在伏天当日贴也有效,但每次需间隔7天以上。

初伏时间: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时间: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时间:8月16日——8月25日

很多人以为贴三伏贴很麻烦,其实非常方便,而且安全,贴敷前会进行细致的问诊,包括年龄、皮肤的敏感度、过敏史等等。

马上就要入伏了,三伏贴贴敷时机不可错过。“冬病”需“夏治”,快让身体打个翻身仗,三伏贴要趁热打“贴”哦!

专家介绍

陈子瑜临床中医学博士

●中医学博士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常务理事

●医院中医科医师

专业擅长:应用中医各种疗法及特色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缓解、冠心病症状缓解、面瘫、支气管炎、肺炎、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胃病、退化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中医内科杂病、以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咳嗽、皮肤瘙痒症等等。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至周五、周日全天,周二上午

本期编辑:冰颖.静、小漆

你可能还想看

■吃冰淇淋突然头痛欲裂!一查竟是大脑被……

■28岁小伙熬夜看世界杯猝死!看球攻略快收好!

■空腹吃荔枝可能会要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9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