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枫渔小区居民谢兴照为美好生活努力奋

n我叫谢兴照,原是清镇市流长乡羊坝村人。年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一家人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小时候,我因为手术导致右耳完全封闭,加上脑神经坏死,患上严重的面瘫。我奶奶双目失明;母亲患有先天性贫血;父亲患有肝硬化、胰腺炎,后来还因为车祸做了开颅手术后患上癫痫,完全丧失劳动力。于是,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我身上。

为了养家糊口,我年毕业后就选择外出打工。从织金、遵义到贵阳,上矿山、装宽带、送快递……我辗转各地,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但是,微薄的薪资在医药费和生活费的“双重重压”之下仍然是杯水车薪。

年以前,我们一家4口就挤在一间低矮破旧的石头房里,用布帘勉强将房子隔出三个房间,“厨房”和“堂屋”算一间,另外两间“卧室”放了四张床。

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年,乘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春风,我们一家搬进了清镇市站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枫渔小区。新房家电家具齐全,更重要的是,卫生室就在楼下,我爸妈看病方便多了,甚至还可以把医生请到家里来。

今年初,贵阳市总工会启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将我纳入困难职工帮扶系统,享受每月元的困难职工生活救助补贴。今年6月,我母亲的病情复发,急需住院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我再次陷入困境。市总工会了解到情况后,为我送来元临时救助金,帮我渡过难关。

对于这一切,我始终心怀感激。以前,我只是为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而忙碌奔波。如今,我在枫渔居委会当上了文书,有机会也有了一定能力为其他人做点事情。

因此,这几年,“我年轻,让我来”成为我最常说的话之一。背残疾老人回家、扛米上楼、送水、换电灯泡、修电视、打扫卫生、疏通马桶等等,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就是他们随叫随到的“帮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站街镇全体干部职工响应号召返岗上班,我也毫不犹豫地冲到一线,在卡点值班,到小区消毒,为小区群众送油、米、菜、桶装水等生活用品。在疫情防控一线的17天时间里,我自告奋勇,成为小区唯一一个没有轮换休息过的人。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贵阳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杨鸿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20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