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一提起王庆美老人,当地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如今,89岁高龄的他依然奋战在医疗一线。在他60余年的医疗生涯中,始终秉承着“瓦房行医治病救人”的初心。
“医生治病不是治钱,有钱也治没钱也治”,这是王庆美老人大门上贴的对联,在他看来,医者仁心,治病救人就是医生的责任和担当。“年轻的时候对中医很感兴趣,就跟着上窑当地的老中医一起学习,全市举办中医学习班,我考了全市第二名。后来在皖南医学院学西医,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相通的地方,我就把两者结合起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效果不错。”
上世纪60年代,上窑暴发流脑,已行医多年的王庆美带着两位同志组成医疗队支援上窑镇。“镇医院里躺着多个病人,我们几个人六七天没休息过,能抢救一个是一个,绝不让生命从我们手里溜走!”可是,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医疗条件有限,还有不少人没能挺过去。“后来部队上派来医生,当地情况才得以改观。”王庆美老人说,那时上窑缺少医生,去市里看病又路途遥远,容易耽误病情,当地老百姓急需医生,考虑到要照顾父母,医院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年,退休在家的王庆美闲不住,又来到上窑村卫生院继续工作。“那时刚上班,卫生室里就跑来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噗通一下就跪在我面前,求我救她的孩子。”王庆美说,那位母亲身上只有7块钱,当他看到孩子时,心里顿时一惊。一节竹竿直接插进了孩子嘴里,刚会走路的孩子已疼得奄奄一息。他没有去计较诊费,而是立即给孩子进行了消毒止血,待病情稳定后,便将孩子送到了条件更好的镇卫生院进行抢救。
考虑到村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也仅仅能够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症,王庆美医院,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不少外地的病患也慕名前来求医问药。今年6月的一天,市区一位84岁老奶奶患有肠梗阻和糖尿病,一直呕吐,大便不通不排气,医院都没能治好。家人带着老奶奶找到王庆美,他通过针灸、洗肠、吊水等方式,消除了老奶奶的病症。目前,老奶奶已经痊愈出院。北京的叶先生患有面瘫两年多,在当地看病花去7万余元也没有治好。之后,他打听到王庆美老人治疗面瘫有办法,便赶来上窑。经过5次治疗,仅仅花了千元便痊愈。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这是一种境界,更是王庆美老人一生追求的人生目标。王庆美老人把毕生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将自己的青春都留在了上窑镇,留给了无数的村民和病患。“只要我能动,就要在这坐诊,救治更多的人!”
图:王庆美正在给患者治疗(记者李舒韵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2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