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针灸科傅云其
什么是面瘫?面瘫即指面肌瘫痪,俗称“歪嘴风”,中医称之为“口僻”,列入中医学的“中风”门下,属于中经络的范畴;是指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也有通俗地认为本病是因“毒风”“冷风”吹到脸面所致,一年之中以秋冬之交最为多发。西医又叫周围性面瘫(Bell麻痹),为一常见的临床病症,因面神经核或面神经病损所致,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现代医学将其分为麻痹性和刺激性两类。临床以麻痹性较常见。单纯的面神经炎症或由中耳炎、乳突炎和颞骨化脓性病变等引起的面瘫,目前医学认为它和病毒或细菌感染、面神经缺血有关,甚至有人认为和遗传因素有关。
面瘫的三种病理改变为:
神经失用——损伤累及髓鞘,神经纤维并未断裂,传导表现为暂时性传导阻滞;
轴突断伤——神经鞘膜完整但轴突断离变性,神经周围充血水肿;
神经断伤——神经干完全断离,断端形成神经纤维瘤,远侧端神经变性完全失去恢复能力。
中医认为多由络脉空虚,感受风邪,使面部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其病位在面部经络和心肝脾胃,以实证或虚实夹杂症兼有。
面瘫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肉的麻痹,上部面肌及下部面肌往往同等受累。患侧眉毛下垂,额部皱纹消失,皱眉及眉上举均不能。患侧眼睑比正常侧大,且不能闭合,下睑外翻,患侧经常流泪。病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嘴角常被牵向健侧,露齿或发笑更为明显,鼓腮及吹口哨不能。病侧口角流涎,食物易滞留于齿槽与面颊间。还可有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障碍及病侧唾液减少。可伴有患侧听觉过敏。耳内、耳后疼痛,耳廓区痛觉减退,耳廓或鼓膜出现疱疹。
患了面瘫的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就诊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面瘫之预后好坏(老年、高血压患者若伴有头痛、头晕、手足麻木、言语医院作头颅CT检查,以防脑血管病、中风的发生)。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病邪浅表,但起病较急而突然,因此对本病的治疗越早越好。目前医学界认为:针灸加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风寒侵袭,适当做做热敷,并自行按摩和功能锻炼。
针灸治疗面瘫的介入时机愈早愈好,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有观点认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内不宜针灸,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一项大样本的以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效关系为目的的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在发病1周内开始针刺治疗者痊愈率为89.2%,在2至4周开始治疗者痊愈率为51.8%,病程在3周至1个月以上才开始针灸治疗者半年内的痊愈率仅为4.5%,3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早期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针刺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针刺对本病的治疗,病程越短,见效越快、疗效越好。大部分可在1个疗程内痊愈,病程越长,疗程也越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jj/1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