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医生,你看看我这是怎么了,动也动不了……”近日,42岁李先生一早起来,发现面部表情僵硬,赶紧来到医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经诊断,李先生确实得了周围性面瘫。医生介绍,对这种突发面瘫针灸可以根治,病友不用太担心。通过把针灸针刺入面部的翳风穴、牵正穴、攒竹穴等穴位内,通过针刺改善神经紧张,达到治疗效果。几天之后,李先生的面部神经开始有所改善,僵硬的脸有了表情。半个月后,李先生彻底摆脱了疾病困扰。
初春时节面瘫高发
初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户外活动的人如果不注意保暖措施,很容易被冷风“刮伤脸面”;初春干燥的天气容易诱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病之后抵抗力低下,让面瘫之疾乘虚而入;拼命加班的工作狂,也是面瘫“照顾”的对象,长期压力之下,作息不规律,通宵熬夜等,造成身体透支严重,虚弱的体质更易患病。此外,大多数老人自身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体质较虚,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被划入高发人群之列。
为此,该院针灸推拿科的施杨婉琳主治医师提醒大家:初春时节当心面瘫袭人。
面瘫与中风有啥不同
谈起嘴歪眼斜,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中风。施杨婉琳医生说,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脑血管病确实可引起面神经麻痹,病人的嘴歪了,但不同的是眉头可以皱起,两侧额纹也都存在,也就是只有下半部分的面神经受损。
所谓面瘫是指“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歪嘴巴”、“歪歪嘴”,这种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而且多伴闭眼不全,不能皱眉头,患侧额纹消失,这就是说上下两部分面神经都受损。
治面瘫抓住最初15天
据施杨婉琳医生介绍,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不受年龄限制,小至不满周岁的孩子都可能发生。在季节变换、冷热骤变的环境中、面部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等情况下容易发病,春天就是好发季节。“从近期门诊接诊的情况看,以春风拂面引起发病的情况居多,初春风大,人们特别要注意防护”。
据了解,中医治疗面瘫主要以针灸为主,针对病人的情况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通过针刺治疗可以起到疏调面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神经水肿受压的病理状态,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配合艾灸,艾灸具有疏通经脉、加强免疫功能、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
施杨婉琳医生提醒说,面瘫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急性发病初期的15天内,正确治疗2-3周可以康复,一般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治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5%以上。如果不当治疗延误病情将会留下后遗症、并发症。
预防面瘫保暖+休息是关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喝酒、特别疲劳、感冒,抵抗力下降后病毒侵犯面部神经时很容易发生面瘫。无论面容是否受损,施杨婉琳医生都建议把预防和保健放在首位。
预防面瘫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开寒风对面部的直接袭击,特别是面部及耳部,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围巾;开车上下班的朋友们注意关好车窗,不要让冷风透过缝隙吹到面部;洗浴后,注意不要受凉或吹冷风;饮酒后人会燥热,不自觉地摘帽脱衣也会让面瘫钻了空子;洗脸最好用温水,并经常按摩揉搓面部。
“很多面瘫患者在患病之前都有过度疲劳病史,再加上面部受凉或吹风才发作,因而要注意保暖和休息。不少面瘫病人都是年轻人,一旦患病就会损害容貌而影响就业、婚姻等,因此预防和保健特别重要。”施杨婉琳医生提醒道。
按摩穴位,预防面瘫有妙招
在这里,施杨婉琳医生还教授大家几个按摩穴位的方法,能有效预防面瘫的发生。
1、预备式:坐位或仰卧位,一手心与另一手背相重叠。轻放在小腹上,双眼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养1~2分钟。
2、揉按四白穴: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四白穴(位于目直下1寸,眼眶下孔凹陷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3、揉按阳白穴: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阳白穴(位于前额眉毛中点上1寸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4、按揉太阳穴: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5、揉按翳风穴: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同侧翳风穴(位于两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6、点揉牵正穴:用瘫肌侧的食指按在同侧的牵正穴(位于两耳垂前方0.5~l寸处)上,适当用力点揉0.5~l分钟。
7、揉按颧髎穴:用双手分别按在同侧颧髎穴(位于颧骨下缘凹陷处)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8、掐揉人中穴: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放在人中穴(位于鼻柱下人中沟中点处)上,适当用力掐揉0.5~l分钟。
9、按揉地仓穴: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地仓穴(位于口角旁开0.4寸处)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10、按揉风池穴:用双手大拇指指端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筋外侧凹陷处)上,其余四指分别附于头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11、掐压合谷穴:用一手拇指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上,其余四指置于掌心,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12、拿捏瘫肌:用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面部瘫肌0.5~l分钟。
13、按摩瘫肌:用一手手掌紧贴瘫肌作环形按摩动作0.5~l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面瘫病人可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摩,同时用湿热毛巾敷患侧面部。另外,还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在急性期尤其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和寒冷刺激。
-TheEnd-
文/何剑
图/东方IC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jj/1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