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那么累,干脆让丧尸吃掉好了

Mo电影×阅读×着衣×画报崇尚美与好的实用主义者

Busanhaeng

writtenbyAmo

重看了两遍《牯岭街》,因为第一遍看的是没有字幕版的,不愿退出进程索性看下去,看完又再看了一遍字幕版的。依旧觉得导演厉害。

然后看了《釜山行》《隧道》和《咖啡公社》,说实话,没有一部片子真正让人达到高潮的,可看性依次递减。当然,我这么说的前提是,它们都是可以看的片子,如果同期上映,依旧是优先选择项。

厌倦了复述剧情然后从中找出一些迎合大众心理的人生哲理、人性真相,不过是看电影而已,我能感受的你未必认同,你认同的我或许不屑,愈发觉得写东西是太自以为是的一种行为。加之最近比较丧,就随意说说这几部片子的感受好了。

丧尸片《釜山行》算是三部新片里面可看性最高的一部了,基本可以保证你坐在电影院里不会玩手机,全程看下来会觉得很爽的那种。

全城丧尸,一片哀嚎,这辆前往釜山的高速列车因一个丧尸的渗入,延伸出了一场逃生之战。带着孩子的父亲、怀孕的女人和丈夫、一群打比赛的学生、一个反派角色,这就像淘汰赛,一路不断选择、剔除,甩掉那些面目模糊的人,每路人马里最顽强的那个继续奋战,但终究还是会死,最后只剩下彰显影片主题意志的人存活下来。

可以说,整个剧情走向基本没有超出预期,反正你知道每次丧尸冲过来,一定会在最后一刻被挡在玻璃门外,当剩下来的小部分人为了活命自私地把主角们赶走的时候,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些都是非常规整的剧情设计,就像匠人做工,哪里多一针哪里少一线,都是规矩。

这样的片子会让受众有一种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安全感,但也是一种精神麻痹和因刻意设计带来的索然无味。我宁可看到小女孩和孕妇在隧道中被军队一枪击毙,也不想看到她唱起在片头没唱完的歌,最终众望所归地“幸运”地存活下来。

那种“看吧,我就知道结局会是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好没意思啊。

当然,导演这样设定人物和剧情,自然是要让受众去对号入座,去反思人性,如果真的大灾难来临,你会是哪一类人?

你会为了活命,不择手段或者说本能地踩着别人的躯体前行吗?你眼看着最爱的人死去,你会选择继续逃命,还是一起死?你会为了救他人而牺牲自己吗?

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好老套,但却非常要命,因为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真实遭遇过。如果放在以前,我会不知天高地厚侃侃而谈,现在却不能了。我不知道自己在生死面前会怎样,我会表现得自私、懦弱、阴暗面爆棚,还是正义、坚强?

看片时发现,逃生好累啊!还不如干脆让丧尸直接吃掉好了,这样就不用做选择了。

不过想想,我自己跑步总是倒数,应该在最开始就死掉了,思考这些根本就是想太多。如此夸张悲壮的时刻,还是留给那些英雄们去费心吧。

然后是河正宇的《隧道》,整个剧情教科书的意味就更浓了,全程无惊喜。

事故一定要在女儿生日那天出,这和《釜山行》简直一模一样,似乎这样做的话,整个事件就更戏剧性更有意义了。其实想想,人生中很多个重要时刻,那些改变我们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在意,只是回头去看才发现它的不寻常。

当你看到加油站的老头儿给河正宇两瓶水,就该想到它们必定在后面起到关键作用,出事前拒绝买小狗给女儿作生日礼物,在一番生死较量里,就一定会出现狗,然后最终成了给女儿的特别礼物。

这些设定就像前面说的一样,都没有错,但又都让人有深深的套路感。我们需要预期的安全感,但就像男女关系,太安全了,也有点疲乏。

要是历经艰辛最终逃出隧道的河正宇,在开车经过高架桥时桥毁人亡,或许会好点。

不过,也不能保证,这又是否会成为新的套路而被人嫌弃。就像有时候,前一秒还在为自己写的东西自鸣得意,后一秒就唾弃得不行。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好无趣,周围的人做的事情也是一样无趣。

说回电影,河正宇表演也有点偷懒,基本属于不费力表演。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很爱他的。加上还有裴斗娜、吴达洙的加入,表演都很棒。还有郑锡勇,就是之前《信号》里面大盗案背黑锅的爸爸,虽然只有几场戏,但是真的很棒。

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靠演员加分的片子。

伍迪·艾伦的《咖啡公社》更不用说,看起来真是困意十足。不可否认,整个片子拍得非常美,但仍旧无法掩饰故事的贫乏度。

更重要的是,斯图尔特的面瘫脸表演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全片与卷毛杰西的互动效果还不及片中卷毛与妓女的两分钟对手戏。

呵呵,明明好生气哦,还是要保持微笑,因为压根儿就不会生气。真是无法想象,卷毛对着一脸面瘫的斯图尔特一直说“amazing”是什么心情。

如果说剧情套路,至少还有演员让人提精神,要是两者都没有,那简直是灾难了。

我这么说有点太苛刻,但这只是将这部片子放在伍迪系列里作评,是伍迪·艾伦自己的中庸之作而已。

有时候觉得很神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可以神采飞扬地将一部只是刚刚好的片子夸到不行,那种话怎么说得出口。当然,可能别人觉得无所谓无关紧要。

这样一想,愈发觉得疲乏,对周遭以及自己。这些东西不说也罢,不过是暴露自己的虚弱罢了。

分享一张《牯岭街》的剧照,真真是少年,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觉得有一种《美国往事》的感觉。









































白癜风咋治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jj/124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