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年男性,主诉:右侧口角歪斜1天。
现病史:因过年期间熬夜,饮酒多,1天前晨起觉上嘴唇麻木感,未重视,夜晚觉鼓嘴漏气,次日晨起,觉右侧嘴唇肌肉无力,且右眼觉有肿物且伴压痛,耳朵听力不灵敏。平素腹胀,稍纳即饱,颈项部及大腿内侧易出痒疹。汗可,寒热可。切脉弦数。舌苔淡红,有齿痕,白腻。
诊断:面瘫(吊线风)
面瘫疾病定义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我们治疗的绝大部分面瘫是周围性的。大约一半的病人在48小时之内面肌瘫痪达到高峰,所有病例在5天之内达到极限,急性期为7天左右,80%病例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
面神经受损所致的面肌瘫痪
单侧面瘫,病侧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的病因
本病具有自限性,康复后可正常生活工作
言归正传,说下该患者的治疗。因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封锁较严,依据“火郁发之”处方葛根汤,未能拿到药,故先采取以下方式。
将耳后络脉及十宣放血,耳部放血时血液以喷射状的形式排出,可见郁热已久。同时针合谷,颊车,地仓,阳白,外关,太冲,足三里,阴陵泉)放血后眼部肿痛即大减。次日晨起觉耳朵内隐疼,且法令纹及抬头纹变浅,因担心会有耳部带状疱疹伴发,遂请教孟老师,孟老师了解后指导采取大椎,曲池,翳风,太阳放血。
第三日耳朵未隐疼,得到通行证后得以拿到中药葛根汤加减。
就这样针药并用第四天,患者自诉面部肌肉有跳动感,因担心加重,又请教了咸老师,言该情况是好转的迹象,嘱我继续治疗。
七天药服完后患者觉眼部麦粒肿已好转,胃口大开,已不腹胀,项部痒疹瘙痒次数减少,但新增口糜,故又合上小柴胡汤继服七付。
治疗第十一天时,抬头纹已恢复,嘴角漏气减轻,唯独眼睛依旧无法闭严,后采取眼三针治疗。眼三针扎完后患者自觉眼睛明亮且没有酸困感。
以下便是针灸的实图,因为未买到一寸针,故用一寸半针代替。此后七天一直采取眼三针及面部的一些穴位。症状逐渐好转。
第十九天时眼睛,法令纹等症状都好转,唯独嘴巴漏气好不利索,又采取面部闪罐及走罐的治疗方法,没有耦合剂就用芦荟胶代替,治疗完后,患者自觉脸部肌肉不那么僵硬,证明治疗有效。
第二十一天再次观察,患者诉嘴角漏气好转百分之九十八,目前继续治疗。
其实关于面瘫的原因,早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已有论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这句话道出了面瘫的机理,即面部受风,“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这句的意思就是我们感受外邪,患侧的肌肉组织表现为松弛,而健侧就表现为紧张,在面部就会表现为面瘫,其原因是正气牵引邪气。其实写这篇文章在于让大家学会“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讲“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人生活在天地间,会受到自然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的影响,如果五脏元真通畅,抗病力强,人即健康,虽有不正常的气候,亦不会伤人致病,此即《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意;反之,若五脏元真之气衰弱,不懂得“养慎”,抗病能力减弱,则易遭“客气邪风”的侵袭,导致疾病发生,甚至“中人多死”。
这就是《素问(评热病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通俗的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该患者因过年熬夜,作息不规律,耗伤身体之精,加上多次饮酒积聚体内湿热之邪,酒助热势,促进全身皮肤毛孔扩张,汗孔开泄,此时最忌吹风。“虚邪贼风”说的就是这种在你身体内在气血已经不足时趁虚而入的外邪。而该患者三五好友酒后坐车外出受风不下一两次。
特别是今年的春节,因为疫情而放假时间较长,作息混乱,生物钟颠倒的人很多,不仅仅是小孩子,大人也不少,没有了束缚,自由反倒给自己的健康加了一个沉重的砝码。其实在许多类似病患者的病史询问中,有的人在发病之前头部都受过冷风以及冷水的刺激,有的人在晚上洗完头发之后,头发没干自己就睡觉,这样也会导致湿气入侵,而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正面吹空调或者是吹风扇,那么面瘫疾病的发病率会提高。
可能会有人问了,为什么同样受风,为什么别人没事,偏偏我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追溯到你是否做到了“养慎”。熊猫眼,似乎是每个假期熬夜者的陪伴者;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长圆;“每逢佳节胖三斤”也是每个减肥者的戏谑。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若能做到“养慎”,相信每个人的健康会更上一层。
愿每个人在疫情期间能够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看身边故事,学中医经方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jj/1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