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推送了关于“吹空调”的文章,留言区讨论十分热烈,纷纷表示要转发相亲相爱群。其中有小伙伴问道:吹空调会引起面瘫吗?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什么是面瘫?
“面瘫”是指“面神经麻痹”。面神经主要控制面部表情肌肉的运动,舌前部2/3的味觉,外耳道的感觉,以及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人体左右对称,面神经也是左右各有一支,各管一边。所以,当一侧面神经因各种原因而丧失功能的时候,就会出现单侧面部表情肌不能收缩,额纹(抬头纹)消失,眼睑下垂但不能闭紧眼睛,鼻唇沟消失或变浅,口角下移等“面瘫”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臊眉耷眼”的感觉。
同时,“面神经麻痹”会引起同侧的眼泪分泌减少,导致眼干,还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疼痛,一侧舌头味觉消失或减弱,唾液分泌减少等,不过在口腔内还有对侧面神经起作用,因此口腔内症状通常不明显。
为什么会发生“面神经麻痹”?
会出现“面神经麻痹”表现的疾病实际上是很多的。包括支配面神经的大脑中枢病变(如卒中,颅内肿瘤等,称为中枢性面瘫),以及累及面神经的吉兰巴雷综合征、中耳炎、莱姆病、HIV感染等疾病。这些都需要医生在诊断时做出鉴别。
不过通常语境下,大家所说的“吹空调吹出的面瘫”是指:突然起病(可能在数小时之内),原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贝尔氏麻痹(BellsPalsy)”,大约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一半。
贝尔氏麻痹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激活,可能是多数贝尔氏麻痹发生的原因,其他一些病毒也可能会引起贝尔氏麻痹。
除了病毒感染之外,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能导致贝尔氏麻痹。比如糖尿病造成神经滋养血管病变,引起的面神经缺血,也被认为是贝尔氏麻痹的原因之一。大约5~10%的贝尔氏麻痹患者都合并糖尿病。
妊娠期女性发生贝尔氏麻痹的风险也会升高,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到产后1周,患病风险大约是平均风险的3倍。可能是因为围产期相关的高凝状态引起神经滋养血管血栓形成,或妊娠相关的液体潴留导致神经水肿。
那么,吹空调也会导致贝尔氏麻痹吗?
当然不会,就算吹台风也不会。
发现面瘫别慌张
对于发现面瘫表现的患者,需要第一时间到神经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观察面部肌肉无力的情况,再结合一些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有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就诊时,医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具一些检查。不过,大多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鉴别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原因。对于贝尔氏麻痹,并没有特异的确诊检查,主要是通过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除外其他可能的诊断后得出结论的。
如果确诊为贝尔氏麻痹,通常会处方糖皮质激素治疗。结合贝尔氏麻痹可能的病因,还有医生会选择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或扩张血管的治疗。疗程通常在7-10天。
由于重度面神经麻痹患者会出现泪液分泌减少,同时又不能闭紧眼睛,加速泪液的蒸发,最终可能损伤角膜。因此,面瘫患者要重点保护病患一侧的眼睛。白天可以用液体的人工泪液,夜间可以用凝胶形式的人工泪液(比如卡波姆凝胶),并且用护目镜来保护角膜不受伤。
得了面瘫还能治好吗?
相信每一个贝尔氏麻痹的患者,当清晨醒来时,感觉自己脸上木木的不太对劲,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花容月貌变成了黄风怪,内心一定是凌乱且恐惧的。
得了贝尔氏麻痹后,面瘫还能否恢复,以及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这通常和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约70%的患者在起病3周左右开始恢复。
约15%的患者可能会存在轻度的后遗症,比如面肌无力或痉挛。有些严重面神经损害的患者,在恢复时神经的新轴突生长可能会出现定向错误,引起面部肌肉的联带运动;表现为眨眼时会出现嘴角颤搐,微笑时可能闭眼或眨眼;有时,吃东西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时,还会出现流泪过多,即“鳄鱼泪”综合征。
对于面神经功能恢复不佳的患者,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影像检查以确认诊断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学科治疗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比如可以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改善联带运动和“鳄鱼泪”现象,也可以通过整形手术改善面部外观。
针灸能治疗面瘫吗?
不少得了面瘫的患者会寻求针灸治疗。其实,用于贝尔氏麻痹的理疗方法很多,除针灸以外,还有电刺激治疗,热疗,锻炼(哑剧治疗),按摩等。
但目前,仅发现面部锻炼可能有一定效果,能改善持续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还可以降低联带运动的发生率。但电刺激或针刺治疗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益处。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面瘫跟吹空调并没有关系,您不需要为此担忧。酷暑难耐,怎么能少得了空调来降温呢?
点击此处可线上问诊医生
好文!必须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jj/1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