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在改革和发展中,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始终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使医院专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医院针灸科自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面瘫,治疗血管痉挛、调节神经功能、提高免疫力、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等方面疗效显著,先后收治余例面瘫患者,治愈率达到95%以上,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
患者段大爷,68岁,因2天前受凉后,突感左侧面部麻木,随后出现左侧口角向健侧歪斜,左耳底疼痛,左眼闭合不全伴左眼迎风流泪,左侧额纹减少及鼻唇沟变浅,吃饭、喝水均感困难,来医院就诊。
▲患者进行偏振光照射治疗
▲患者进行面瘫推拿治疗
▲为患者行针灸治疗
入院后经过检查,舌部味觉正常,无右侧肢体麻木及活动不利,无恶心呕吐及意识丧失,诊断为左侧面神经炎。给予输液(活血、营养神经及抗病毒,不使用激素)、面瘫推拿、针灸、偏振光照射、拔罐、火针及中药内服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19天的治疗,患者各方面明显好转,告知患者加强面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及注意饮食,给予出院。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通常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多泪等症状。此病种中医特别是针灸对其有比较好的疗效,根据病人的辩证及分期选择不同的穴位来进行针刺,达到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奇效。
面瘫病的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一旦患病要注意防护,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常用热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面瘫病的护理:(1)眼部护理:急性期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2)饮食护理: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康复护理: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温馨提示:当您或身边的人感冒后、吹冷风后、烧烤后或无明显诱因出现耳底疼痛;一只眼睛难受、流泪或已经出现口角歪斜,在排除高血压、脑梗病史的情况下出现以上症状时极有可能就是患了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应赶快就诊进行针灸治疗,及早介入针灸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
供稿:医院
编辑:辛文才罗叶
审核:王兴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f/1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