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面瘫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面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局多。
“面瘫”多以面部吹风受寒或感冒、疲劳等诱因有关。发病急速,常在清晨起床后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cu)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侯疼痛,还可出现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决过敏等症。决大多数为一侧发病。
1、基本穴位一:阳白、四白、迎香、地仓、承浆、下关、翳(yi)风、合谷、足三里。
1)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梢上1寸。
2)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3)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4)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5)承浆:在面部,当颏(ke)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6)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quan)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7)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8)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9)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外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基本穴位二:印堂、颧髎(liao)穴、地仓、挟承浆、太阳、颊车、大椎、外关、阳陵泉。
1)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中间。
2)颧髎:在面部,当目外眦(zi)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3)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级隆起,按之凹陷处。
4)挟承浆: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
5)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直上瞳孔。
6)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横指凹陷处。
7)大椎: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8)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9)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面瘫”多由正气亏虚,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眼歪斜。用藏御堂藏中医膏药贴敷上述所选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而激发了相关穴位的作用,又发挥了藏膏药活血通经的作用,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瘫痪肌肉的恢复。
面部穴位贴敷,可以把藏御堂藏中医膏药剪成小块使用。上述两组穴位,每次贴敷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贴敷,面部穴位贴于面瘫的患侧,四肢远端的穴位贴双侧。对于2周内发病者,可贴敷2-3个疗程,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贴敷疗程。同时要注意面部表情肌的锻炼,面部宜保暖,饮食宜清淡,调畅情志,避免风寒与劳累。
藏御堂-来自神奇藏域的中医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f/1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