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爷爱掏耳朵竟然掏出了ldquo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那种酸爽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一段时间不掏,就浑身难受。不过这并不是一种太好的习惯,这不,有人因为掏耳朵太频繁出了事……

78岁大伯常掏耳朵

没想到最终“掏出”一个“瘤”!

近日,78岁的徐大伯(化名)捂着耳朵,满面愁容医院耳鼻喉诊室。“医生啊,我最近几年,右耳几乎听不到了,一个礼拜前,突然出现了右侧脸麻木,嘴角歪向一边。吃饭喝水都会漏出来,是不是面瘫了?”接诊的梅显伟副主任医师给徐大伯进行了电测听检查,提示右耳混合性听力下降。视频耳内窥镜显示,他右侧外耳道后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葱皮样新生物附着,梅显伟考虑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徐大伯顿时慌了神:“怎么好好的耳朵里生了瘤呢?我平时最爱的就是掏耳朵,平时有空,我就会拿个棉棒或牙签啊,有时候手边有什么顺手的东西,我都会拿来掏一下。虽然这几年经常觉得自己的右耳闷、涨,听力也不好,但只当是年纪大了,也就没怎么在意。”为明确诊断,梅显伟又为徐大伯进行了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外耳道骨壁、乳突区及听小骨骨质均被破坏、吸收。这些症状可能就是胆脂瘤破坏听小骨的传导功能而引发听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经引起的面瘫的结果,如果再不及时进行干预,侵犯入脑就会引发生命危险。

红圈上方阴影部位就是徐大伯的胆脂瘤团块

科室专家团队为徐大伯进行了一系列手术治疗,彻底清除了横行在他耳朵里的巨大胆脂瘤,并进行了耳道的修复。徐大伯心有余悸地表示,今后再也不敢乱掏耳朵了,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

外耳道胆脂瘤是什么?

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排查!

外耳道胆脂瘤并不是真性肿瘤,它的本质是一种忧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之所以叫做“瘤”是因为他会像瘤子一样破坏周边的结构。此病在各年龄段都可发病,中老年较为多见。

医院耳鼻喉科陈志凌主任医师介绍,胆脂瘤在早期病变状态下很容易被误诊漏诊,若未及时就诊或失治,就会不断增殖,压迫侵犯周围骨质,后期会导致患者外耳道扩大、疼痛、听力下降、化脓,甚至面瘫。更危险的是,耳朵和脑组织仅隔了一薄层骨头,一旦胆脂瘤突破了这层骨质,炎症就会侵入到大脑内部,引起脑部感染,严重的会引起脑脓肿,危机患者生命。

陈志凌提醒:对于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周围性面瘫、听力下降或眩晕等症状的病人,外耳道及鼓膜无病变发现,又不能为其他疾病解释,对症治疗无效者,应行高分辨CT检查以排除外先天性胆脂瘤的可能。

耳屎别乱掏,它有三大作用!

陈志凌主任介绍,临床上乱掏耳朵“掏出”胆脂瘤的患者相对较少,但因此出现中耳炎、霉菌性外耳道炎、听力下降的病例屡见不鲜。

人体的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当耵聍积聚较多时,就会发痒,条件反射,人们就会去掏,但殊不知耳屎也有“特殊功用”,在“保护人体”这个领域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01

抵抗细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02

阻挡异物入侵耳内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茸茸的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挡住昆虫进入外耳道。

当耳朵不小心进水时,耳屎还可以阻挡脏水的侵入,并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03

保护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聍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变干,从而使鼓膜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防线,潜意识中,大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建议是不要经常掏耳朵。耳屎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损伤局部的软组织,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响听力。如果实在忍不住,医院挂个号清理,让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来源丨健康杭州(ID:hzswsjwx)供稿丨杭州医院动图丨SOOGIF编辑

陈振宇RECOMMEND推荐阅读觉得好看就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f/186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