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圣地,这家中医院把quot冷门

位于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故里的医院,打造杨继洲针灸特色品牌科室,营造全院“信中医用中医”氛围,医院业务总量增幅前列——

针灸操作耗时费力,定价低廉,医院视为“冷门科室”而“束之高阁”。医院恰恰相反,在门诊,能扎针灸就不打针开药,住院患者人人用上针灸疗法。发挥中医特色医疗实现“良性剪刀差”,医院已成医院业医院之一。

“20年间我亲眼见证科室的发展。”该院副院长兼杨继洲针灸第五代传人金瑛话不多,语气中透着自信,“从一个小科室变为浙西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针灸科室,尽管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充满成就感。”

如今,该院针灸推拿科年业务总量突破万,占全院非药物治疗年收入76%。这样的成绩令院长周江文笃信,选择走中医特色之路是正确的。

打造王牌针灸科室

走进医院针推中心,你不会被浓烈的艾烟呛到,这里有设计严密的排风系统。使用过的器具立即送到医疗垃圾暂存间消毒,医生们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中进行。

规医院这些年的“良苦用心”:举全院之力建立杨继洲针灸馆,创办特色门诊、针灸病区,整合针灸康复病房,力促“杨继洲针灸”成功入选并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唯一的针灸项目……一系列大动作让针灸科如虎添翼。

投入再多,最终还是看疗效。在某国企工作的日本专家小营靖浩患颈椎病多年,发病时颈部剧痛到无法忍受,“在日本,用西医、针灸和牵引都治过,效果不明显。”金瑛捻着银针对准小营靖浩的几个穴位扎下,手法轻灵、恰中穴位。7次治疗后,小营靖浩的症状全部消失。家住辽宁的王淑凤5年前得了腰腿痛的毛病,去年8月病情再次发作后痛得不能翻身。后来,在衢州当教师的女儿介绍她来该院针灸科就医。隔天针灸1次,4次治疗后,腰腿完全不痛了。

医院医疗护理重任,但仍每天坚持穿梭在病房与针灸馆之间,他告诉记者,只有帮助医生们多临床,接触更多疑难杂病,才能快速提高业务水平。

一场自发地“中式”变革

取穴少而精,有时甚至选用2~3个穴位就能解决问题,是杨继洲针灸的特色。针灸科医生王爱君查房时,发现有位尿潴留急症患者,起初尿液不能排出,前列腺电切手术后引起并发症,尿液点滴不尽更令他苦不堪言。护理部在老人关元、气海、水道学穴位上中药贴敷。王爱君在患者三阴交穴处浅刺,一针下去,针感传至膀胱,尿液随即成型。

一位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在家属搀扶下,跌跌撞撞走进该院泌尿外科,他脸色发白,无法直立。在等待安排住院床位的空档,护士胡月拿出2根腕踝针,找准患侧“下5、6区”快速进针、固定,待她站起身子,患者忙说“护士,我不痛了”。小小腕踝针在几分钟内见效,止住了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巨痛。

凭借“见效快、易操作”的优势,医院所有病区投入使用。患者、医生信“中”情结越来越浓,“中式效应”也随之蔓延。

在骨科,“龙氏正骨推拿手法”被广泛用于治疗脊柱等相关问题。神经外科用“靳三针疗法”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肺病科采用自体血学位注射方法应对哮喘病。

“特色效应”仍在发酵

周江文说,不论是腕踝针还是手法操作,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医疗的决心,经济效益也随之显现:年,医院门诊人次达76万,较年增幅94%;职工人均年薪酬达到了11万元;门诊均次费用却只有.86元,远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是医院实现‘良性剪刀差’”。医院也因此成医院业医院之一。

“医院和社区卫生院,要从疗效、特色上下功夫。”党委副书记邱根祥介绍,除了在人、财、物上向中医倾斜配置,医院致力于打造以针灸科、肛肠科、肾病科为代表的省级中医重点学科群。该院还通过创建衢州市名中医馆提升中医品牌,譬如,邀请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等省市级名中医定期来院坐诊,每天馆内都能接待人次的门诊患者。

衢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书记杨云贵告诉记者,“以杨继洲针灸为突破口,推广中医综合治疗,让医院有品牌、科室有特色,希望这样的经验可以得到复制。”

坚守特色,打造中医品牌

魏敏

一家苦医院,通过打造杨继洲针灸品牌,带动各科室在临床上把中医特色优势发挥极致,短短几年时间占据了区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差异化竞争高地,可谓走出一条“中式”发展路径。

医院医院整体发展与中医特色科室相结合,不论是门诊、病区、护理,还是组建医疗体,该院始终坚持一条主线,那就是弘扬中医特色,用足中医疗法。

小小银针不起眼,但实实在在的疗效却让患者打心底里认可。医院多一种优势,不妨保持特色优势,遵循自身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医疗资源,从“自有品牌”上寻找最佳出路,医院发展之魂。

文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魏敏章关春

扩展阅读:

杨继洲(约公元~年),字济时,明代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六都杨村)人,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主要作品有《针灸大成》。

据《中国医籍考》卷二十二载,杨继洲家学渊源,医院太医,声望很高。杨氏家中珍藏有各种古医家抄本,所以杨继洲得以博览群书,通晓各家学说。他年幼时专心读书,博学绩文,热衷科举考试。后来又弃儒学医。杨继洲一生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针灸精通,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自明万历年间刊行以来,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现一种版本,该书翻刻次数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声誉之著,实属罕见,故可认为是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此书被刊行以后,不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影响很大,至今已有五十种左右的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

总之,杨继洲是明代一位针灸学之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明末以前针灸学的重要成果,是继《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针灸大成》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针灸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后人在论述针灸学时,大多将《针灸大成》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书,这与该书的学术成就、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对针灸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影视形象

1、《针圣故里》

《针圣故里》,由竣腾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拍摄制作,其片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题写,宣传片旨在纪念中华第一神针、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

2、微电影《神针》

微电影《神针》由杨继洲故里衢江区委宣传部、浙江在线、晴天创意联合出品,为中国首部针灸主题微电影。本片由资深制作人应晓强担当制片人,台湾知名摄影师导演粘瑞温执导。

影片讲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为题材,通过一位名叫叶开的青年因母亲中风瘫痪远道而来衢江寻针,由此被杨继洲针灸传承人杨善宇的高超技艺和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杨继洲针灸文化精髓深深吸引并立志学针灸纾民病的剧情发展,用唯美画面与感人的剧情加以呈现,将丰富厚重的杨继洲针灸文化与青年个人成长、文化传承与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你的一次转发、有可能会帮助无数人……

转发时请注明原创作者和出处!

针灸中国网(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y/1475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