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麻痹)症治经验谈
丹子(严勋乐)
面瘫,又叫口眼歪斜,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也往往会并发有面神经炎的。
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般多是由正虚血滞,外感邪毒,经脉麻痹而致,属于原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则多是由颅脑病变而诱发,属于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多见,也最易治疗。
反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就相对的要困难一些。
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易治,40-50岁年龄段较其它年龄段好治,在发病后15-30天期间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最明显。
本病的治疗,若能采用综合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西药结合,多可快速显效。
一、针灸疗法
取穴:百会风府风池率谷太阳印堂人中承浆廉泉颊车迎香地仓赞竹下关合谷曲池太溪太冲等。
以上穴位,根据临床见证,随症灵活变通取之,不可拘泥,该灸的定加艾灸,一般每次施治30分钟。
二、推拿点穴疗法
重点在头面部及颈项部,用点、按、滚、推、揉、搓、抹、扫散等手法,使其发热通透为度。再在肩臂部施以点、按、揉、推、滚、捋、拿、提、抖等手法,仍以发热为度。每次施术30——60分钟。
三、刮痧拔罐疗法
临证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其可用不可用,医者当灵活掌握。恕不详述。
四、中西药疗法
临证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其可用不可用,医者当灵活掌握。恕不详述。
上述疗法可单用,也可结合选用,最好是两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疗效会更好。一般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1-15次痊愈。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得因人而宜了,疗效的快慢愈后则取决于患者的自身素质好坏。
典型病例介绍
王某,男,43岁,乡干部。年冬,因在野外指挥农田建设,多日不下火线,疲惫感邪,左侧面瘫,经他医治疗20余日不效,延余诊治。首次施以针刺疗法,微效。次日再诊,言吝针不治,随施以推拿点穴疗法,欣然接受,即时而愈。患者喜不自胜,言谢不尽!
或曰:面瘫患者做针灸治疗时,是施治患侧还是双侧同时施治?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
答曰: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有面神经麻痹患者,几乎都是由于局部血气不足,气血循环失常导致的。由于局部血气不足,气血循环失常,极易为虚邪贼风所中,阻遏经络,而为麻痹。
一般患者在发病的7天之内,尚属于病理发展期,之后进入恢复期,而在恢复期治疗就显得相对容易多了。当然,有些面神经麻痹患者,同时伴有面神经炎症,治疗就要细加辩证了。
那么对此病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其效更优。可以将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结合起来,多可使其快速向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双侧同时施治。这样做的效果,可以平衡阴阳气血,也可以说叫做整体调理。施治哪里?这个要辩证对待了。一般来说,头面部、颈项部、肩背部、臂手部都可以施法施治的。然而,具体针对哪条经络和哪些穴位为主,则要视其所犯何经,而灵活选取,法不可拘泥。而阳明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当然应为首选之经。
对于手法补泻的施用,理论上讲,患侧当施用泻法,或泻患侧补健侧。而实际操作时,则当因人而宜。个人主张,最好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乃为适当。
一般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叫原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要简单的多。像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或叫继发性面神经麻痹,调治起来就要费神费力多了。
-2-1整理于于伏牛颐园斋
严勋乐觉得有益或喜欢,请赞赏支持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y/17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