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模化
科学化国际化
上工少涉诚朴勤仁!
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作者王国玲
我的现状:
我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自从医院工作,一直从事西医临床工作,于年调入急诊科,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年任命为急诊科主任,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大家知道急诊工作非常辛苦,经常熬夜加班,焦头烂额,提心吊胆,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过年过节不能和家人团聚,十几年的急诊工作,让我身心疲惫,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换个科室,从事自己的专业中医工作,向院长提交申请甚至闹辞职,一直也没有机会能从急诊科调出。
与浮针结缘:
年一个开药店的朋友要去运城学习浮针,处于好奇,我一同参加,当时并不太了觧浮针,培训结束后只觉得惊讶和神奇,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心里没太重视。年另一位朋友再次和我说起浮针,说她自己用浮针治过一些病人,疗效确实快又好,当时我正为调科室心急,也没有能让我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可以从急诊科走出来,大家都说浮针好,我再去看看,于是我又报名参加了介休地指导培训班。地指导班学习结束以后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敢动过浮针,啥也不会,不会触摸,不会扫散,不会再灌注动作,没有底气,没有一个人给予指导,不敢给别人治疗。后来有很幸运加入了一个浮针朋友群,他们互相鼓励,相互加油,分享浮针案例,让我有了试一试的勇气,于是学习浮针后的三个月,我开始动心了,学习触摸患肌,抓住老公就摸他身上的肌肉,逮住孩子也摸,在急诊来了病人给做检查也去触摸寻找患肌,摸得次数多了手上也自然就有了感觉。我对患肌有了认识和感知的第一块肌肉是竖脊肌,这块肌肉大,紧僵硬滑的感觉明显。治疗有了目标,于是我便拿起了针,开始给病人做治疗。
第一个病人是腰痛病人,开始不敢在腰上扎,我记得是在腿上扎的,远程处理,做了好多动作,还有自创动作,当时还自己给这个动作起了个名,现在不记得了。这是一个年轻女病人40岁左右,腰痛不能自己行走,被人搀扶拄着拐棍一步一步挪着进了门,第一次扎完不用人扶啦,自己能走啦,共扎了3次腰痛好啦,问我明天能上班了吗?
第二个是煤矿工人肩周炎,治疗了三次每一次都有变化,没完全好,缓解七八成。
第三个病人是我的公公轻症肩周炎,治疗三次痊愈,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于是我有了信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这项技术学精学透了。
我治疗过的病人只有一例胸闷病人没有效果,没有收费,是因为没有摸到患肌而自己想试试,只要是我能摸到的有患肌的病人,治疗都有效,我都收费啦,效果都非常满意。可能我有点小天赋!于是我心里越来越有底气了,我具备从急诊走出来的资本了。
我治疗到两三个月的时候,正好到了年底,每天我一个人的浮针病人能达到7至8人,手很累,但心里非常高兴,收入也大幅提高,欣喜若狂,很庆幸我终于有了出路。
要想转入另一个科室,必须要有自己拿手的本领,否则没办法养活自己,没有立足之本,于是我加倍努力治疗,仔细揣摩,技术也有所提高。约半年后我再次参加渭南浮针纠误班,学习浮针思维和再灌注动作,学习结束我更坚定信心。
浮针给了我出路:
在年,恰逢我院等级复审,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室“治未病科”,院部贴出通知,让大家报名,创立治未病科,没有人报名,除了我一个。
大家都知道创立一个新的科室,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也不一定有收获,前途渺茫,能否发了工资也是一个问号,但是我知道我能行,我第一个报了名,勇敢地从急诊走出来,创立治未病科,我心里很清楚,我的浮针,就是我的立足之本,我毫不怀疑,毫不犹豫向院长提交了申请,离开了我亲手创立起来我每个月能拿到一万元工资的急诊科,来到了治未病科,开展新的工作。
创业是艰难的,新的科室、新的专业、新的技术、新的工作环境困扰着我,浮针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我想了很多的方法来宣传浮针,做疗效视频对比,发放宣传单,免费做检查,吸引患者,让他们尝试浮针的疗效,开始只做腰痛的患者,腰椎病患者,效果非常好,再拓宽业务范围,做颈椎病,膝关节,后来开始做内科病人,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都能给你意想不到的疗效,感觉浮针特别神奇,我的治疗病种范围逐渐扩大,开始治疗肩周炎,腱鞘炎,漏尿,面瘫,开始我一直不敢治疗面瘫,不敢从面部进针,面部进针感觉非常危险,我用浮针一年之后,我的父亲得了面瘫,医院做了治疗,除了输液,还有针灸治疗两个月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我的父亲身体一向非常好,面瘫让他非常苦恼,我于是从老家接来了父亲,开始用浮针给他治疗,我的父亲就是我的第一个面瘫病人,父亲面瘫四个月后,右眼仍不能闭合,流眼泪,眼睑外翻,口角流水,进食时漏饭,舌头不灵活,说话咬字不真,我每给我父亲做一次治疗,他的面部都会有明显的变化,七八次治疗后,他的面部情况已经恢复了八九成,后因父亲有事着急回家,没有再继续治疗,但是爸爸也是非常满意,直夸浮针真好,疗效迅速。治疗过父亲的面瘫后,我有了治疗面瘫的经验,开始大胆的接受面瘫病人,我的治疗病种越来越广,效果越来越好,我们科室的工作也步入正轨,业务量也逐渐增大。
建立浮针团队:
随着浮针技术的提高,患者也逐渐增多,一个人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于是我就开始培养新人,我带了两个年轻人,教他们如何触摸,如何进针,如何扫散,如何给予肌肉的再灌注,怎么能够让手法更轻柔,让患者更舒适地接受治疗,进针疼痛如何处理,不同的皮肤该怎么进针才能减轻疼痛,什么样的灌注动作能灌注到位医者也不太费力,在我的指导下,他们也在逐渐的成长,学会了浮针基本的操作,现在他们两个人简单的一些疾病都可以自己处理,治疗技术也非常的熟练。
浮针在榆次开花:
年,医院开办了山西省中医联盟学术会议。
我特意请吕爱民师兄来我们榆次区给大家讲解和分享浮针疗效,让全榆次的基层医生对浮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院部开会和培训,我也一次次的来宣传浮针,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y/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