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幕资讯香港电影的堕落,就是从不会

《我的特工爷爷》

洪金宝自导自演。

看剧情——

退休特工复出,横扫黑帮,勇救女孩。

这标配听上去不是中国版《大叔》,也是华语圈《飓风营救》。

谁知道是一场99分钟,关爱阿尔兹海默症的公益宣传片。

坦白说,Sir是冲着洪金宝去的。

他曾是香港八十年代电影“最大的招牌”。

影评人魏君子曾说:

吃年夜饭可以把电影界所有人都请来。

年拍《富贵列车》,几乎所有香港片场都停工,明星们都跑到洪金宝这里客串。

《警察故事》里成龙从商场顶往下跳那场戏,没人敢喊开机跳,只有洪金宝能。

而且,他还拿过金像奖影帝——

两次!

《提防小手》《七小福》

但在《特工爷爷》,影帝把奖杯落在家里了。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表情——

看见女孩之后的欣慰:

女孩失踪后,愤怒地质问反派流氓:

在医院听到自己病情:

对镜忆往昔:

尤其是这个看不到半点杀气的挟持表情:

如果太浮夸作不来:

《大叔》

起码得让观众感觉到狠吧。

整部片,洪大哥单靠嘴演戏了——

除了张嘴、微张嘴,微微张嘴,没了。

年度最面瘫表演,gt。

曾经的洪金宝,顶尖武指,动作巨星。

“最灵活的胖子”。

10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3次获奖。

《叶问》,他帮甄子丹设计了一个打十个。

《叶问2》,亲自上阵和甄子丹圆桌对决。

动作片历史绕不过的经典。

《特工爷爷》里,他找来“七小福”。

但你别指望元华们动手。

他们真的只是来打个酱油。

打戏只有两场。

可以看出在模仿《飓风营救》一招致命的关节技。

爆头、断手、锁喉。

但招数明显过于单一。

大吼一声,往前冲,小匕首往前伸,手臂被折断——

歇菜。

其他人,均复制以上模式。

难怪有网友说:

拍成这样简直是欺诈!

Sir原以为能看到秘密高手,带领各路老江湖,花式吊打小混混。

结果是摇晃手持摄影+莫名奇妙慢镜+老爷们在喘气。

大哥已老。

只能说,豆瓣5.5,真不冤。

但以上这些,还不是最让人尴尬的。

最尴尬的是——

分裂错乱的人物身份。

电影背景设定在中俄边境,大东北。

洪金宝刷脸请来徐克、麦嘉、石天几个港片熟脸,演路人。

三人往路牙子一坐,叼着烟斗、眯着眼。

有范。

就在Sir快要找回那么一丁点港片情怀时——

麦嘉开口了。

东北话!

有钱呗

那一瞬间,Sir穿越去了赵本山小品现场。

看着这班曾叱咤香港影坛的大哥,连普通话都说不准,还要操着蹩脚的东北话,呗呗呗。

真的让人屁股发烫,想赶紧离座。

有这种感受的,不止Sir一个。

港台明星东北味,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

粤语版,口音槽点没法吐。看着一群香港人冒充东北镇民真心别扭。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国语版问题——

那请试想,东北街头,三个老爷子开口闭口,全是粤语。

岂不更违和?!

是不是在香港电影人眼里,黑帮,就是东北特产。

《澳门风云》——

电影开头,香港,大排档。

黑帮闹事,张口闭口就是“憋整事儿”,“少扯犊子”。

牛逼——

王晶是最爱“方言梗”的香港导演。

没有之一。

《澳门风云2》让机器人“傻强”说四六不靠的四川话。

《澳门风云3》,罗家英(祖籍顺德)又操起生硬的天津口音。

这种基于刻板印象,强行硬套的“口音”,抱歉,除了频频发作的尴尬,我们实在笑不出来。

能不能好好说话?!

不客气地说,香港电影的衰败,就是从“不会说话”开始——

魏君子曾采访上译厂著名配音员冯雪锐。

他举过一个例子。

《纵横四海》有场猜谜戏。

粤语台词是:陈宝珠亲了李香琴一口。

谜底是“香口猪”。

因为陈宝珠和李香琴都是港星,非香港地区观众听不懂。

直译没有笑果。

于是冯雪锐在配音时,把这段改成当时内地流行的一个笑话:

大家轮流上厕所。

打一个城市的名——伦敦。

这是一个必要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好电影,从来都是无数精心打磨的好细节叠加而成。

细节控李安尤甚。

因为《卧虎藏龙》面向全球发行。

他找了三个编剧——

王蕙玲、钟阿城、詹姆斯。

每一句台词,都在中西方语境,不停调整。

玉娇龙在竹林里骂李慕白:“你们这些老江湖,哪里见得到本心!”

剧本里“老江湖”原是“老酱油”,北京人骂人“老混混”。

但除了老北京没人知道,改了。

玉娇龙上馆子叫菜,张口就来。

跑堂的说:“要到大馆子才有”。

一句话就点出玉娇龙大家闺秀的身份。

在今天的合拍片,这种用心,近乎绝迹。

《大搜查》的谷祖琳,一个香港警察,卧底当大陆人。

在片子里操着一口漏风的北京话。

傻子都不信好吗?!

《春娇与志明》。

国语版不少笑话粗暴“直译”粤语。

普通观众根本gt不到笑点。

比如郑伊健对余文乐道歉:“唔好意思,夹咗你条菜”。

粤语里,“菜”指代女朋友。

这是句双关语。

潜台词,我泡了你女朋友。

但国语版中,被直译成“吃了你的菜”。

不仅“贱”味全无,还让另一句回应,“本来就是你先夹”显得没头没脑。

同理还有粤语版那句“粉红色**,可遇不可求”。

国语版变成“粉红色葡萄,可遇不可求”。(但字幕不变)

就让不少内地观众懵逼。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港片都像《卧虎藏龙》。

但在北上求财,信达雅地“翻译”笑点,保证效果,这不过分吧。

我们也不能要求香港演员都能操一口流利普通话(方言)。

但找一个跟演员形象匹配的配音演员,把口型对上,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吧。

不提表演,摄影,美术,甚至故事。

好好说话,是观众对一部电影,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这都做不到——

Sir强烈建议给这些剧组,每人发一瓶——

雅哈咖啡

它能治好肖骁的矫情病。

解决邱晨失声的尴尬。

帮女王马薇薇赚通告。

连这些妖冶狂妄的奇葩,都被雅哈咖啡治得服服帖帖。

每一句话都像赞美一样,入心入肺。

更别提让普通人学会说话,好好聊天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白殿疯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kfal/132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