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面癱,取穴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太陽經為輔,採取局部取穴與循經遠取相結合的方法。常用穴位有風池、翳風、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夾車、合穀、太沖等。在發病初期,配合在患側耳後頸部、大椎穴、肩部使用火罐祛風,急性期過後,配合使用電針加強刺激,必要時配合中藥、西藥。
中醫針灸治療面癱的具體介紹如下:
1、法則:祛風通絡。
2、處方:合穀、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3、針灸治療面癱的方法:
a、加減法
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
b、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4、具體操作:合穀,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編者按:很多面癱患者在發病初期,採用中醫針灸治療,然而感覺口眼歪斜的症狀越嚴重,對針灸治療面癱的效果失去了信心,其實這是面癱急性期疾病發展的必然過程,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只要堅持治療,絕大多數很快就能痊癒。
東濟堂針灸推拿時間:
週一到週六全天08:00~18:00
週二和週四夜診18:30~20:30
預約熱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kfal/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