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针灸治疗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头痛是指枕骨大孔及眉弓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95%的就诊病人属于原发性头痛。

  第一部分、按照中医分类

  1、无论何种证候,阿是穴都是针灸治疗头痛所必须选择的穴位。

  2、根据经络分布取穴是针灸治疗的特点,局部取穴是针灸治疗头痛的重点。

  (1)巅顶痛:百会或四神聪、行间、阿是穴

  (2)额部头痛:上星、印堂、阳白、三间、阿是穴

  (3)颞部头痛:率谷、太阳、侠溪/中渚、阿是穴

  (4)枕部头痛:后顶、天柱、后溪、束骨、阿是穴

  3、辨证取穴可以增强疗效

  (1)风邪袭络:加风池、合谷、外关等。

  (2)肝阳上亢:加风池、太冲、太溪等。

  (3)气血不足:加气海、脾俞、足三里等。

  (4)痰浊闭阻:加丰隆、阴陵泉等。

  (5)瘀血阻络:加血海、合谷、三阴交等。

  4、适当的刺灸法可以增强疗效

  (1)气血不足型头痛需采用补法,风邪袭络型、肝阳上亢型、瘀血阻络型头痛均采用泻法。风邪袭络型、肝阳上亢型、瘀血阻络型头痛可采用皮肤针叩刺及拔罐(若病人同意),灸法是其它各型头痛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2)电针广泛应用于针灸治疗中。气血不足选用低频率、弱刺激,其他各型可选用高频率、可耐受的强刺激。

  5、耳针

  取穴:枕、额、脑、神门

  每次取2~3穴。留针20~30分钟,每十分钟行针一次。病程较长的头痛可在耳背静脉放血。

  第二部分:按疾病分类

  1、偏头痛

  (1)发作期的治疗:在前驱期或先兆期的治疗可以阻止偏头痛的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疼痛的程度。可以取百会、太阳、内关、合谷、太冲等穴.

  (2)头痛期可以在局部(太阳穴、率谷穴)梅花针叩刺后拔罐令出血,常可迅速终止发作,也可以给予针刺强刺激(取穴参照前一节)。

  (3)对于其他类型的偏头痛,如:基底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等,可在治疗典型偏头痛的基础上参照眩晕、中风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2、紧张型头痛

  由于紧张型头痛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或压迫性疼痛,同时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所以针灸治疗除了要缓解肌肉紧张外,还要调整精神状态。取穴太阳、风池、肩中俞、内关、神门等。采用中等强度刺激,头部穴位的温和灸亦能明显提高疗效。推拿治疗有效。

  3、颈椎病所致头痛

  常表现为枕部头痛、伴颈部僵硬、疼痛,查体可见颈椎棘突旁的压痛。X片或CT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针灸取穴主要取阿是穴及夹脊穴,远端取后溪穴,并予颈部穴位5~10分钟/每穴温和灸。

  枕神经痛是由于C2、3神经病变引起。可由于受凉或颈椎病变引起。针刺取风池穴(相当于枕大神经压痛点)、天柱穴(相当于枕小神经压痛点),最好针刺时能获得放射感,予中等强度刺激,并予足量温和灸,疗效非常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专家简介

张争昌陕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陕西省中医药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陕西省针灸执业医师考试主考官、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陕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年被国家卫生部派往国外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年;—年担任援外医疗队队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在工作中成绩突出,年受到总理李**接见。年荣获针灸界中华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奖。完成针灸专著3部,撰写针灸专业论文50余篇,发表在专业杂志30余篇;取得省级科研成果3项,国家专利2项。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病疗效显著。

1、面瘫:面瘫的早期、中期、后遗症(采用针刺、艾灸、电针、火罐、平衡针灸治疗,并对不同证型的面瘫总结出了各自适宜的治疗方案)。

2、痛证:带状疱疹、头疼、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腰椎间盘膨出及非手术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采用针刺、艾灸、电针、火针、火罐、放血及平衡针灸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早期(一穴一针一次治愈)。

3、神经衰弱、失眠(采用针刺、艾灸、耳穴贴压治疗,一般1—3次见效,一个疗程10次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部分患者睡眠会明显改善。)

4其它:青少年近视眼(15周岁以下)、寒冷性腹痛、痛经、消化不良、青年痤疮。

坐诊时间、地点:

张争昌主任医师坐诊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08:00-12:00

医院:医院坐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bx/1899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