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柴昕魏敬敬
“三提三争”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根本落脚,是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安心、更有品质。
近日,记者走进全市多家医疗机构,通过形式多样的“新型门诊”,见证了淄博医疗的惠民优解。
错时门诊:缩短就医“时间差”
“一早带孩子看完病,还能赶得上回单位开早会。‘早门诊’的开设,对我们这些上班族太友好了!”2月27日早晨7:40,已经看诊结束的张女士从容地带娃走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诊室。
自年10月1日启动“早门诊”服务以来,医院妇科、产科、检查检验、药房等科室均已提前至7:30开始运转。此时,还有另外几位步履匆匆的患者穿梭其中。“路上不堵车,院内不排队,看上病还不耽误正常上班,这种错时服务模式非常好。”两位正在拿药的患者如是评价。
长期以来,白天就诊时间紧、排队久、就诊高峰期交通堵塞等实际问题,成为群众反应比较集中的看病难题。对此,淄博各医疗机构纷纷创新服务,除了“早门诊”给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了便利,更早开展的“午间门诊”“延时门诊”“黄昏门诊”,也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医疗为民的诚意。
“幸好有延时门诊,否则这一晚上真不知道该咋过。”2月23日晚上7:15,一名家长带着脸上起满红疹的孩子,急匆医院儿科门诊,得知仍能给孩子治疗后,露出欣慰的笑容。经诊治,孩子患得是过敏性皮炎,听医生诊断没有大碍并拿到药物后,医院。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便,医院早在年就以儿科为先锋,开展“错时门诊”创新服务,儿科每天17:30到21:00开展夜间门诊,这一小小的举措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32家医院先后开展了“错时门诊”,选择部分专科增设早间、午间或夜间门诊,方便有需求的群众错时、错峰就医,并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坐诊,保障服务质量。
专项门诊:精准满足“最需求”
“王老师,这是我爱人的造口照片,您看她病成这样,能不能麻烦去家里给处理一下?”2月22日,医院造口门诊来了一位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家属。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王丽与家属商定好时间,下班后立即驱车赶往患者家中,经过专科评估,为患者选择了合适的造口袋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并给予心理疏导,5天3次换药后,患者痊愈。
这是继年“延时门诊”“老专家门诊”推出之后,医院创新开展的“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项目。除了伤口造口,门诊还开设PICC、内分泌MMC、糖尿病教育、高血压、个案管理、淋巴水肿治疗、助产士等多项细分服务,精准覆盖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求,并从院内延伸到家庭,从线下覆盖线上,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精准满足患者诉求,不仅仅表现在护理上。近年来,诸如过敏门诊、月经病门诊、女性肛肠门诊等专病专项门诊的陆续开设,也让患者挂号就医更加高效直接、一目了然,是淄博医疗向让群众精准高效就医迈出的积极探索。另外,针对睡眠障碍、肺结节、高尿酸血症等病因复杂、涉及科室较多的高发疾病,医院还开设专病多学科门诊,系统化、一站式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自年初体检查出肺结节后,张先生就一直为此忐忑不安:到底要不要手术?采取什么方案最科学?日前,他的困扰医院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得以解题。经过肿瘤科、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的多角度会诊与综合研判,一致认为张先生可以保守观察,定期复检即可。这个结果让张先生心中阴霾顿开,多次感慨:“患者怎么想,医院就怎么做,这样的服务太有格局了!”
中医日间门诊:看中医更加“少花钱”
2月27日中午,颈椎病患者盖女士如约赶到医院中医日间诊疗中心,开始第二个疗程的针灸治疗。两个小时后,她还要赶回位于高新区的单位去主持下午的会议。
“白天治疗,无须住院,随治随走,还能按住院报销比例享受医保优惠,简直太方便了。”盖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期伏案,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但平时工作太忙,没办法请假住院系统治疗,医院做做针灸理疗。过去像这样的治疗费用大部分需要自己承担,但自年,淄博市开展“中医日间诊疗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很多像她一样的患者都享受到了看中医的实惠。
“作为由市医疗保障局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一项试点工作,中医日间诊疗中心旨在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发挥中医诊疗优势,方便群众就医。凡我市参保患者,符合项痹、腰痛、肩痹、膝痹、额痹、痿证、中风、面瘫等23类中医诊断、49种西医诊断病种范围的,在日间门诊就医即可享受住院医保报销待遇。”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目前,“中医日间诊疗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相继开设,看病快、花钱少的“走读式”就医体验,获得民众一致好评。
科研门诊:让医疗之本“活起来”
科研是兴院之本,但医务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谁来保障他们的“就医”?近年来,医院通过设立“科研门诊”,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解思维。
2月24日下午,记医院“科研门诊”,见证了一段特殊的“诊疗”过程。当天,院内科研团队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研究员孙萌博士坐诊门诊,为来自外科、儿科等科室的几位临床科研人员“把脉开方”。孙萌博士结合自己在科研基金项目申报、临床科研项目设计、文献论文投稿等方面的丰富经验,给出精良的诊断建议,让“患者”受益良多。
“科研门诊”设置的临床意义何在?面对记者的提问,孙萌博士一言蔽之:直击临床科研“痛点”,精准攻克项目申报“顽疾”,是“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愿景的有力落脚。
“科研之本‘活起来’,业务能力才能蒸蒸日上,为民服务蓝图才能枝繁叶茂、源远流长。”多名医疗临床工作者如是评价。
连日的探访,记者从淄博市一个个“新型门诊”背后,看到一条条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就医问题的实招,与一份份“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智慧与诚意。
它们的层出不穷、落地有声,见证着淄博群众不断提升的就医方便感、获得感,也是淄博医疗向“三提三争”行动上交的优质答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zl/2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