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稿中医大咖把脉,破解中医疗效传播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林敬王振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访院士,问学者,跑临床,汇聚各方观点,推出新年特稿,以期为中医疗效传播困局探新路。观点一:把中医文化传承好,理解中医药疗效就会很容易“中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把传统文化传承好,理解中医药的疗效就会很容易”,山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比如我们老百姓都知道,生姜是热性的,如果我们受寒了,打喷嚏或是肚子凉,喝碗生姜水就好了,但这很难用现代科学去解释,究竟是生姜中的哪种物质让我们不打喷嚏了,肚子不凉了”。“现代科学,总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凡事都要讲究分子、原子、质子等作用机制的关系,但我们中医很多是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比如中医中的阴阳、虚实等问题,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清楚,或者说,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阴阳、虚实”,陈燕清说,“总书记指示:中医发展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精华是什么,我认为精华也包括传统文化,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的逻辑就能够明白”。“再举个例子,比如眼睛干,西医可能就会针对眼睛做一些对症治疗,而在中医看来,眼睛干不光是眼睛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过度用眼,耗了肝血,养肝血就可以明目”,陈燕清说,“我经常跟学生作比喻,中医是和尚,西医是牧师,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人体健康服务,但是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理论体系,很难互通,只能做并肩作战的战友”。“提高中医疗效传播的可信度与科学性,文化传播确实很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表示,“我们的文化不是二元世界的哲学思想,我们是阴阳中合的文化哲学的思维,要让西方人渐渐地了解我们的中医文化,要告诉他们,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同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话语体系,要有文化自信,才能让他们慢慢接受”。“当然,也不能完全排斥现代科学,包括循证医学的方法,中医也要善于用科学的话语体系,现在医学认同的话语体系,去说明问题。像针灸研究最近便有论文在国外的权威杂志发表。综上所述,说明中医药的疗效,需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科学”,张其成说。观点二:疗效是人亲身验证出来的,患者反馈是最好的证明“这次新冠疫情诊疗中,中医有效率90%以上,这一数据就很有说服力”,张其成表示,“中医疗效在理论上先说不清没关系,真有疗效就可以了。所以首先是要把疗效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大数据的方法统计出来,这样就有说服力了”。“临床有效率统计,比循证医学也更容易开展”,安徽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朱庆军举例,“比如一组患者用针刺或者是中药治疗,另一组患者用常规的,或是大家公认的西药去治疗,两种方法在同样条件、同等情况下治疗一个周期或两个周期,然后再把有效率、无效率和治愈率各方面数据拿出来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可以说明中医疗效的问题,这就是临床有效率”。“其实治疗有效,就已经能证明中医临床疗效了。非要把中医药按照西药的方式去研究,恐怕也很难实现,至少短时间内甚至几十年之内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的,因为它的研究切入点是靠各种分子结构去研究。而中医药并非是用分子成分去发挥效应,它是在一种非常缜密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利用自然物质去治疗人体身上的病,它的机制跟西医治病机制,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要把中药硬拿去做分析研究,那么中药最后可能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甚至灭亡”。“实际上,国外在找中医看病时,看中的也是疗效,而不是数据分析”,朱庆军说,“我们到德国、瑞士讲学时,他们也并非只想听中医机制的讲解,做完简单的开场白后,马上就会把病人找来让你做治疗,疗效好人家就认可你。国内强调要讲清中医机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只说明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观点三:宣传好中医优势病种,让纯中医疗法在急诊科落地“现阶段在中医药的宣传内容方面,应该重点宣传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医药的可及性,可早上手,争得治疗时机,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重大临床意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名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此外,还应重点宣传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领域,如重大疾病、退行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还有慢性病等,让民众了解到中医药在这些病种治疗中的特长,用确切疗效让老百姓了解中医药的作用,引导其合理就诊”。“的确,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讲中医药疗效机制太深奥了,或者太复杂,他们听不懂也不见得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对老百姓来说,用疗效说话就可以”,朱庆军说,“像周围性面瘫、带状疱疹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对于此类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而中医针灸就能起到较好的疗效”。“各种软组织损伤、急性痛症、急性阑尾炎等的急诊治疗中,中医也有较强的优势”,朱庆军说,“以眩晕为例,到急诊科后一般先会给患者拍片,如果没有大问题就吊水,吊水不好也不会再管你了,因为不存在器质性病变,西医也没有高招儿。但实际上有经验的中医大夫,扎一下针或者开点中药吃两三天之内可能就好了”。“遗憾的是,现在急诊科的大夫很少在用中医方法治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怕!同样一个病人用西医抢救治好了或治不好,大家都认为理所应当,但用中医的方法去抢救,出问题了,就要担责,原因就是医生没有按照国际公认的西医的临床指南去操作”,朱庆军说,“国家在保护中医上应该要有政策倾斜,否则中医优良的传统慢慢就被抛弃了”。“质疑中医疗效的人士中也不乏中医大夫本身”,朱庆军说,“因为他们脱离中医临床过久了,对中医的诊疗方法也很陌生,以至于他自己对中医也没有信心了”。“中医的优势是简、便、验、廉,即用最少的钱解决更多的问题,医院都是自负盈亏,把中医投到市场经济中,如果都开廉价的药,医院就没有收入,医生也没有相应的工资待遇,所以用中医诊疗方法就没有积极性”,朱庆军说,“现在,医院在用纯中医治疗了,那中医的疗效又从何谈起呢?”观点四: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中医科普,严惩中医“黑”“目前,很多商家、个人,利用电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lczl/2149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