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摆脱哈利波特,他演了一具会放屁的

前两天的圣丹斯电影节,“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又让我们掉眼珠了。

为什么是“又”?

因为这早非第一次。

不当“哈利”后,丹尼尔演了太多惊世骇俗的角色。

同性恋。

脖子绕蛇、头上长角的“怪物”。

全裸的“恋马狂”。

这一次,他演一具尸体。

《瑞士军人》(SwissArmyMan),圣丹斯电影节上最怪鸡的电影。

故事讲述保罗·达诺一个人被抛在孤岛,绝望得想自杀时,看见一具尸体,被水流冲上岸。

尸体,丹尼尔扮演。

这不是一具普通的尸体。

他近乎万能。

渴了,他能从口中呕出清流。

寂寞了,他能陪你说话,给你唱歌。

想离开荒岛?

骑上他,用他的屁作为动力,在大海航行——

就像骑上一艘水上摩托艇。

Sir没在开玩笑。

以下是看过网友画出的示意图:

这还不是最疯的——

丹尼尔勃起的生殖器,被设定成指南针,一路上指引,向着家。

所以——

片中有大量生殖器甩动的特写。

这么污的片,导演当然非比寻常。

怪咖组合——DanilKwan和DanilSchinrt。

他们最有名的作品,是《Turndownforwhat》MV。

感受一下。

节操碎成玻璃渣。

MV的结束镜头如下:

别想歪,那是手

你们脑补一下,类似污污的画面,由哈利·波特扮演。

就成了《瑞士军人》。

奇葩片一向有人爱,有人嫌。

《TwitchFilm》评价最高——

屎尿屁喜剧里的《公民凯恩》。

《时尚先生》模棱两可——

影史最长的屎尿屁喜剧。

《纽约邮报》嘲讽:

把两个疯疯癫癫的导演,一个“懂得怎么讲故事的编剧”凑一块,你们就得到这么个“有趣”的故事。

电影节上,不少观众冲着丹尼尔去。

结果开场放映不到30分钟,一大票人起身,离场。

边走边骂。

他是太缺戏演,还是脑子进水了?

《帝国》杂志批得最狠:

出演一个性欲强大,连放了快2个小时的屁的尸体,很可能会永远抹杀掉大部分观众心里那个戴着小圆眼镜的温柔男孩。

但——

让人忘掉这个“温柔的小男孩”。

不就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最想要的吗?

童星出身的他,从小一帆风顺。

10岁时演第一个角色——是幼年时期的大卫·科波菲尔。

登上巨幅海报。

这个蓝眼睛,肉嘟嘟的小男孩,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一眼相中。

虽然试镜时不停笑场,丹尼尔还是脱颖而出。

年10月2日,《魔法石》开拍。

第一场戏——

在霍格沃兹附近的车站,哈利·波特结束了第一年的学习与探险,跟赫敏和罗恩登上开往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归途列车。

站台上,他们向“大个子”海格挥手道别。

这是11岁的丹尼尔,作为男主角的首秀。

他没让粉丝失望。

这幅黑色圆框眼镜,一戴十年。

根据《外滩画报》描述:

《魔法石》的结尾有一幕,丹尼尔有句至关重要的台词——

他必须回望一眼霍格沃兹学院后,说:“我不是在回家,不算是。”(I’mnotgoinghom,notrally。)

连续拍了好几条都不成功。

导演哥伦布索性让丹尼尔按照自己理解发挥,意外地被震住了。

他的表演细腻,投入。一句话,把哈利·波特身上复杂的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当哥伦布把这段剪辑放给制作人大卫·海曼看时,他看到海曼眼里闪烁泪花。

他们交换了一个微笑,确信找到正确人选——

一切如同J.K.罗琳所说:

不可能找得到一个更好的哈利·波特了。

因为这个角色,丹尼尔还没成年,就坐拥数千万财产,成为“英国最富青少年”。

他清楚自己的名气有多响亮——

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活过一天不著名的日子。

但,伴随名气而来的是——迷惘。

知道他叫“哈利·波特”的,比知道他真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人多得多——

粉丝找他签名,要的不是“丹尼尔”,是“哈利”。

人们喜欢我,会不会就是因为哈利这个角色。

如果我脱离哈利,回到现实生活,却一事无成怎么办?

这句话来自他在《哈利·波特》电影即将结束的告白。

也许太想摆脱标签,丹尼尔迫不及待用酗酒、抽烟、开黄腔来宣布自己长大。

在拍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期间,他就染上酗酒恶习。

喝得醉醺醺去片场。

21岁生日当天,被拍到在一家酒吧喝得满脸通红,衣衫不整。

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把“打飞机”和“拍戏”扯到一起。

我很早就开始打飞机,大概青春期之前。

但我不会在拍戏的时候想这回事,比如“斯内普教授什么时候才能演完这场戏,我好回去我的拖车上自己解决”。

他太想证明自己不是哈利·波特了。

我可能比别人早十年就开始演戏,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就领先十年。许多现在刚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都要比我强。

我想为‘童星长大没发展’的论调树一个反例。

为了粉碎公众对他的乖孩子定义,他开始接演那些大胆,出位的重口味角色。

年的舞台剧《恋马狂》,他扮演癫狂的马童。

他爱马,把马看作神灵崇拜。

祭拜的方式,是半夜裸体骑马,奔驰在荒野上。

古怪,变态。

最后10分钟,他一件件脱下身上的衣服,全裸,面对观众。

粉丝无法接受。

天啊,在我心里,他还是《魔法石》那个11岁小男孩。我的眼睛瞎了!!

他不为所动。

继续反叛。

年《复仇之角》,烂番茄新鲜度41%。

青梅竹马的女朋友被杀害,男主角有一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头上长出一对犄角。

丹尼尔刻意求变的动机,通过造型,昭然若揭——

一开始,是一个羞涩,穿格子衬衫的宅男。

很快,就将之前的阳光通通打碎,彻底魔化。

但,坦白说,仍孩子气。

发怒。

阴险。

表现在这张娃娃脸上,没有多大威慑力。

这个形象,也不像恶魔。

高潮,还得靠变身。

而真正的冷,只需一个眼神。

即使是好评最高的《杀死汝爱》。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演”垮掉的一代“最有名的同性恋诗人艾伦·金斯堡。

在和“妖孽”戴恩·德哈恩对戏时——

面对后者瞬息万变的表情。

他“面瘫”的特点也被衬托得一览无遗。

在这当中,媒体,公众又对他的挑战,冷眼旁观。

几乎每一个失败的角色,都会扯到哈利波特身上——

《华尔街日报》——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先生演完哈利波特之后,到底还打不打算干了?

包括这次,演《瑞士军人》。

也有网友留言怒喷:

哪怕他下次再拍一部跟凤梨做爱的黄片,都摆脱不了哈利波特的印象。

在这里,Sir想对丹尼尔说的是——

角色不可能永远限制一个演员。

只有演员自己困住自己。

他曾说:

我只有拍足够多的电影,给观众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才能以不是哈利波特的身份被人接受。

这话对,但不全对。

一样童星出身的娜塔莉·波特曼。

13岁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萝莉形象深入人心。

她想不想超越这个定义——

当然想。

但,没有为了“叛逆”而“叛逆”。

你看——

她也在伍迪·艾伦的音乐喜剧《人人都说我爱你》,演一个轻松,逗趣的小姑娘。

也在《美丽佳人》,当一个有心计的小大人马蒂。

饭要一口口地吃。

角色也要一点点洗掉。

直到29岁,娜塔莉演了近30部戏,才终于借助《黑天鹅》,迎来又一次爆发。

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今年,27岁而已。

刨除《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不过15部左右。

再看国内。

同样曾被一个角色困住的赵薇。

39岁才借《亲爱的》,证明自己有实力驾驭更多类型。

这时候,她明白了——

一直红下去,这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情。

《亲爱的》后,她跟杨澜的一段对话让Sir印象深刻。

杨澜问她——

如果今天你遇到当年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跟她说点什么呢?

赵薇想了一下:

我会跟她说的,你挺不容易的。

如果有一天,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能真正接受哈利·波特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

忘记镜头,忘记评价。

忘记要证明“自己能给观众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

他,也就成长为真正的演员。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15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