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这个问题在最近一个月被问起十多次。Bobo觉得最偷懒的方式应该是写篇文字,然后发链接给大家,写得少了是因为懒,现在决定写点什么还是因为懒。就“没有施工图,可以装修吗”这个问题,bobo觉得要先把问题含义厘清。这样吧,我们先回答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黑色的天鹅吗?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只要发现一只,这个命题就成立,即天鹅可以是黑色的。所以当您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很有可能其背后的含义是:没有施工图就做施工,当然是可以的,我二大爷家就是这么干的,效果倍棒!我们要用概率的观念思考问题,比如坐飞机旅行最大的风险是在去机场的高速上发生车祸;比如一个装修团队不太可能每个工种都出类拔萃;比如罚球线投篮比赛bobo也是有可能赢国手的,前提是只投一个……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是吧?比如姚明在罚球线的命中率是83.3%,设bobo天赋异禀,经过一周训练可以命中40%,那么即便姚前主席这么些年保持住他的状态,他罚不中而我正好命中的概率就是6.7%,概率不大但还是有点戏对吧?
多数人做一个判断的时候容易被具体的案例左右,比如某某得了重感冒每顿饭吃一个香蕉十天就好了,某个人得了面瘫跳了两周广场舞就好了云云,而考虑概率的统计学思维是反人性的,有时候是需要后天训练的,比如大家现在总是在新闻里听到的“三期临床”。在听到别人说起任何一个装修中的观点的时候,请先想一想样本、控制变量、频率这些事,这个观点是怎么来的,再做出您自己的决策。
扯回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会这么简单,任何一次你能听到的直截了当的答案,如果没有信源也不限定前提,您最好一笑而过,或者如bobo这样总是不受人欢迎地追问下去:这个答案是怎么得到的,谁说的,认真统计了吗,各个指标的边界在哪里?
那么bobo有没有答案呢?
没有。大家想一下哈,有没有施工图是客观存在的,下一步有没有详细预算是可以量化的,再下一步有没有施工协议和约定是可以追溯的,是否合乎标准是可以扒开细看的,而最后装修得是否令人满意,注意是“是否令人满意”而不是“是否合乎标准”,主观性很强。什么叫主观性?比如bobo经常会选择股市牛哞的时候催款,比如网剧有狗血表白或者总裁壁咚的第二天可以向女主催款,比如男主如果是阿森纳球迷则每年3月份前后最好不要催款,总之又是个玄学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是几乎不可能有确定性答案的。那么这事咱就不讨论了?也不行,因为无图纸施工的需求,在bobo所经历的案例中,时有发生。如果把有两张简图就上马施工的视作等同于无图纸,那就占了多数。
接着码字,冒着被喷的风险
大家可以看这篇文字的评论区,可能会有评论说:所有的施工都是需要设计的,当然设计后是要出施工图的,要不要施工图就成了伪命题,没有施工图的装修都是没有灵魂的,都是胡闹云云。“要装修先找设计”的设定,至少在一线城市大概是深入人心的。这事呢,bobo不评论,反正不论有没有设计,总不会说不需要施工,对吧。就像结婚,两口子扯个证是必须的,那个几克拉啥的要不要,到底是不是必须的?咱不扯价值观,多聊聊方法论。当您不打算请设计,和一位施工负责人谈了又谈,感觉有点眉目的时候,可以试探性地问一些问题。
问问题是门学问
第一个问题,您可以问:去年你一共做了几套装修?这个问题呢,不是很重要,但是可以把后面的问题框定范围。您听到的答案可能是,开工20套,或者23套?一般来说,听到一个质数的时候,这个结论似乎是更精确和可信的。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碰到那种,一页图纸都没有的,或者只有一个平面图的,你仔细想想看,碰到过几例?红色警报!此时您要竖起天线,大量信息开始涌现。信息太多咱换一段说。
第二个问题后面的问题
正常来说呢,一个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会从去年一月号开始再数号,那样的人太可怕。但是如果这兄弟能掏出一个笔记本来,一页页翻一页页讲,你就别多琢磨了,这就下定吧,如此有条理,你还要啥自行车?
咱们回过头来说那些靠记忆答题的朋友,一般是两类,一类的回答是“一半”,“三分之一”,或者“不多于五六个”这样的模糊数,这是不求精确愿意抓大放小的工长,以后议价时,像“这个零头一千多就算了”这样的要求,应该是比较容易达成的;第二类是逐个数,A女士家有设计的,B小区这个案例没图都是我决定的,C老板只有一张图其实挺复杂实在是很麻烦等等。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应对这样的场面,有没有足够的经验。
君子问灾不问福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施工图的装修,你碰到过哪些问题?《水浒传》里吴用要给卢俊义算一卦,卢俊义说过这么一句话:“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这句话勾勒的卢员外,是一个做事之前构建底线思维的人,这事最差到什么程度,你要告诉我。
所以,队长,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您装修在行,但说无图有啥险阻来着。以下则是bobo想起来的一些事。
“无说明则默认最平常”。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能体会到,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观念中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这话凭印象写出来,然后我找了一圈没找到出处,所以暂时就认为是bobo说的吧。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算法”是不一致的,这个“算法”的差异您需要事先有预期。例如仅仅交代“吊一圈把顶上管线藏起来”,很可能会得到一个两边不一样大的结果;例如告诉师傅“床头柜后留插座”,他可能按传统方式留一个被床头柜遮住的插座,充电时不甚方便,类似,即口头的信息总是差点细节,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算法”去消化。
写到这里也不知道说明白没有,到点了bobo出门去寻一餐饭填饱肚子。在一家小店里点了个豆腐,老板问我“要不要辣”,我听出他的口音是穿越三峡漂过来的,赶忙说,微辣微辣,撒辣椒时手可把正了不要抖——如果老板是上海本地人,中辣重辣啥的都不是事。这下您明白了吧,什么叫“算法”的差异。那么师傅们通常是如何理解您告知他的操作事项的呢?很简单,投入产出最有效率,贴合相关标准,没有交代的即视为自行决定范畴的思路进行。这没有什么问题,制造业遵循这一规律是大概率必然。只是一般来说,作为甲方的业主,设想中的场景总有一些其实是优化加工过的成分,就像有些人总是愿意相信更好的一定在远方,越远的越好。
“预算总有一部分靠猜”。你说你喜欢美式,那我就给每个房间加一圈石膏线,业主五十周岁以上就两圈;你说你要做个背景墙,那我就给墙面打个底板,户型小的半墙,户型较大的做成满墙;我猜你是要做地暖的,那就用豆石,卫生间预做防水,全平面现浇,开关面板预埋开槽。仅以上三项,在一个项目的预算里可能就有小一万的造价差别。
不是兄弟我预算不仔细不精确,实在是没有施工图,全靠经验懵。此时对错还是次要的,先有一个预算才能把施工谈下来不是么?如同你在学生时代,遇一道不知如何做的选择题,先随手写上个答案再说,猜上十几题的话,总有那么几次是对的。完美就不谈了,完成是第一位的。以下放几张图,是bobo在做预算时,记录的存疑,需要核实的事项。当然啦这是个甩锅,哪天甲方提出异议,我可以翻出来,说,这是我早就告知的存疑部分。
“方案指挥角色是自然生成”。没有施工图的前提下,施工半途发生更改的现象相对多一点。由于没有明确的设计师的角色,就没有人对方案负责。这好理解,我们给小朋友玩过一个游戏,内容是给一张大大的白纸,一队小朋友挨个上去,按自己的意思涂两笔。如果还能画出个样的,除非一,有参照图;或二,有排练;或三,有指挥。有参照,说的就是施工图,足够详细的话。有排练,对于装修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家装,个别工序或许有推翻重来的,但是没听说过整个装修还有彩排的对吧?那就只剩最后一条途径,有人能指挥!
一个临时拼凑的团队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如果没有明确指派分工,会自然地产生一个头领,或说拿主意的。由于家装项目“甲方最大”的天然属性,bobo是希望甲方有全盘充分的设想的,bobo只要拿出1.实施的可能性判断和2.对应的成本是否在预想的可承受范围内的判断。此时可能出现的坑有如下几种:1.业主家庭成员意见不一样,比如夫妻俩审美南辕北辙,比如业主想要无主灯设计,出资方(他爸他妈)买了个水晶灯,不展开;2.不断局部修改,既然方案是不完整的,那就有一拍脑袋随时想起来什么的可能性,不过坦白说,就算有设计师,这事也常发生;3.甲方基本没主意,指挥权可能会不自觉地移交到bobo这里,随之而来的问题,请参看下一段。
“效果不好我也没办法”。Bobo偶尔画个图,我是不好硬着头皮称自己为设计师的,并且有过这么几次经历让我确定一件事,就是我的审美感觉和大多数朋友出入颇大。不过还好啦,和大多数施工队长相比,自认为略强一点。另外更有一个好消息是,作为施工方,做到尺寸准确误差在标准范围内就达成目标了。视觉意义上的效果不好?咳咳,实在抱歉,这事么,bobo还真是没什么办法。不是我不想做到,是有时候真的会不受控。顺手放几张图,是bobo出的方案。没有设计师的时候,大体上的完成状态,通常就是这个样子。对了我也没和业主打招呼,人家也没收拾,更不折腾什么摆拍件,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场景。
我知道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bobo你这么叨叨半天,不就是说,没有施工图是不行的?决不是这个意思哈,都说了没有施工图的几乎占一半。此时您可以想象一个电影里常见的场景:庄严肃穆的教堂里,亲朋好友能来的都来了,并且把能找到的最正式的衣服穿上了,一对新人身后一般会有两个以上的花童。此时一位神职人员开始说话:**女士/先生,你愿意**先生/女士成为你的伴侣吗,不论环境是好是坏,是贫穷或富贵,是健康是疾病,巴拉巴拉,直到死亡将你们分开?(大意是这样)此时正常的剧情是我愿意,狗血玛丽苏的剧情是出现一个赵敏式的人物给两人里带走一个,再次一点的片子会有人大叫我反对然后证明小两口是亲兄妹啥的。反正bobo是没见过有人接茬说:哎妈呀,结个婚有这么多风险要考虑,我不结了我要想想!所以风险告知不代表说这事不能做,此时bobo就是这个神父,告诉你没有施工图,会有问题ABC,扯皮DEF,不靠谱XYZ,你还愿意继续吗?如果回答是“我愿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对了还有拆亲朋好友的红包对吧?放心,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并且比例并不低,搞砸的多少也有,但你总是要勇敢往前走,下篇说说实操过程中的鸡零狗碎吧。
编辑留言:
作为bobo的责任编辑,滚叔知道这篇文章,肯定又没啥阅读量,甚至许多人都读不到这一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耐下心来看装修类的文章,无非就是想要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说来说去这也可以那也可以,这样的文章肯定是不受读者欢迎的,最好是“攻略”、“技巧”、“搞定”、“妙招”之类的。可是偏偏装修这件事情,除了安全之外,它真的就没个标准答案,最优方案恐怕连大数据都给不出。滚叔不是说大数据没有能力给出,而是因为针对一个个特定化的装修需求提供最优方案,既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算法复杂,而且太浪费算力,目前还不值得,估计50年后一定可以。相对装修而言,买菜卖菜这件事就要简单容易得多了。既然目前还没有人工智能为你提供装修的最优方案,还好你可以找bobo,让他帮你推荐各地的工长。免不了也会有个案翻车,整体而言bobo推荐的工长准确率,肯定要远远高于各位读者的平均准确率。加bobo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fx/1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