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来了22位
海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未来
这里将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海淀区对口帮扶河北省赤城县
实现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全覆盖
海淀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22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赤城县卫生健康监督所
全部22家乡镇卫生院
一一对接签署结对协议书
海淀和赤城卫生健康系统
对口帮扶按下“快进键”
...
健康帮扶,筑牢医疗体系
赤城县是河北省14个环首都县之一,有4个乡镇与北京接壤。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两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赤城着力建设北京北蔬菜园、后花园、科技园。海淀区与赤城县的对口帮扶工作自年9月开始。年底,赤城县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57%。年2月,贫困县退出。
在卫生健康领域,三年来,在海淀区的帮扶下,赤城县先后完成了投资万元的样田乡卫生院异地迁建和雕鹗中心卫生院改建项目;完成了投资万元的个贫困村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完成了投资万元的DR设备及机房防护建设、远程会诊平台建设。今年,总投资万元的东卯卫生院新建项目和龙门所卫生院迁建帮扶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当中。
在医疗服务方面,赤城县在海淀区的帮扶下,建立了统一健康扶贫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健康档案系统、HIS系统及贫困人口数据互通共享,达到了贫困人口精准管理全覆盖。实施健康体检惠民项目,为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包括生化检验、血常规等体检项目,因病致贫发生率由59.16%下降至34.83%。对患食管癌、胃癌、儿童先心病等大病的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发放定额补助资金67.5万元。
资料图
在提升医务人员技能方面,赤城县累计选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京培训人次。同时,海淀区通过人才选派、实务培训、远程诊疗、专家巡诊等方式,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并开辟了赤城—海淀绿色转诊通道。年,海淀区组织5家医疗机构与赤城县5所医院结对,派出长期及短期共计16名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赤城帮扶资料图
截至年底,海淀共向赤城县医疗机构输出15项医务管理制度和26项医疗卫生技术,有效提升了赤城县相关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海淀区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年共安排12个公共卫生类支援项目,安排资金.16万元。
厚植网底,结对乡镇卫生院
在前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海淀区对赤城县卫生健康系统的帮扶,力量进一步壮大,重心进一步下沉,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优势,辐射赤城县。
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表示,近几年,海淀区卫生健康事业步入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发展轨道,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北京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日前,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家,医院21家,医院24家,医院58家。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所。
6月10日,海淀区组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及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赤城县卫生健康监督所及全部22家乡镇卫生院一一对接,签署结对协议书,实现医疗机构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海淀区与赤城县卫生健康系统对口帮扶结对签约,双方阵容都很庞大。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带队,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区政府办副主任孟庆杰、区医院管理中心主任王洪波、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向涛、区卫生健康监督所、22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等,来到赤城县,领取结对帮扶任务。
赤城县县长赵红革,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可,副县长包大智,县卫健局局长王爱国,以及县卫生健康监督所、22家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向海淀取经。
双方卫生健康系统的帮扶将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医院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健康扶贫内容和扶贫方式的创新,开展更为精准的帮扶活动,助力当地“基本医疗、社区康复、中医药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接下来,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帮扶。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专家对赤城县医疗机构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整改过程;为赤医院管理人员、卫生专技人员;在双方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远程技术支持和培训,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海淀区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佘瑞芳,代表对口帮扶的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出承诺,表示做实做细做精帮扶工作,为赤城人民健康幸福作出应有贡献。
赤城县乡镇卫生院代表、龙门所镇卫生院院长段金枢说,虽然我们条件有限,但是一定为海淀来的帮扶医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一场覆盖赤城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帮扶行动,已经启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妙手仁心,排队等海淀医生
在结对签约仪式现场,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连公章都带来了,现场盖章。
他们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因为,海淀来的帮扶医生很受欢迎。
去年参加对口帮扶医院主治医师徐志丹到达赤城医院后,发现当地气候寒冷,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面瘫等患者较多。医院针灸理疗科的医生。目前已经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正骨、拔罐、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现在日均门诊量80多人次。今年5月,又帮助样田乡卫生院建立针灸理疗科,卫医院跟诊,徐志丹每周到卫生院出诊。
6月10日下午,徐志丹到样田乡卫生院出诊。诊室里,各张床位都有患者,门口还有几名患者在排队等候。北京来的大夫,深受村民欢迎。
“转眼间对口帮扶已经半年,感觉身上的担子依然很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好多事需要去完成。任重道远,我会继续努力加油,把我的热情和赤心挥洒到赤城这片热土上。”徐志丹说。
赤城相见,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参加结对帮扶的22家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有许多人是第一次来赤城。6月10日,海淀区领导、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带领他们来赤城,“认认门”。在接下来的帮扶行动中,他们将调动各自中心的资源、医生、技术、经验等,为结对的乡镇卫生院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嘱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海淀区对赤城的对口帮扶工作也按下了“快进键”。对口帮扶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利用自身理论、专业等方面的特长及优势,医院内部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开展业务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传帮带”方式,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造福当地群众。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为各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划重点”——以夯实基础为重点,改认知;以技术支持为重点,强能力;以治疗病痛为重点,解民忧;以培训带教为重点,促提升。“让我们以赤子之心,在赤城相见,谱写赤胆忠心的报国志。”
赤城县城距北京公里
直线距离公里
年12月30日,延崇高速通车,赤城进入高速时代。从北京驱车去赤城,车程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蓝天,属于彼此
来源于彼此的努力
同一片蓝天下,海淀和赤城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2家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结对帮扶的行列,未来的赤城,乡镇卫生院将能更好地为村民撑起健康的天空。
文、制作
倪恒虎、刘茜、姚蓉
拍摄
倪恒虎、白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uhm.com/mtyy/20712.html